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XX街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2-03-21 16:12:4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街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供大家参考。

XX街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XX 街道 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工作经验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近年来 XX 区各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这些创新实践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为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也为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平台。

 一、基本情况 XX 街道位于 X 路以南、X 路以北、X 路以西、X 路以东,面积约 X 平方公里,下辖 XX、X 村、X 村、X6 个社区。辖区有法人单位 X 个,有规模单位 X 个,个体工商户 X 户,常住人口 X 人,辖区工作、生活人员达 X 万余人。是 XXIT业和互联网+创新创业聚集地,有着 XX“中关村”的美誉。所

 辖商铺林立。基础条件优越,有 XX 等优质楼宇;有 XX 等3 家五星级酒店;有 XX 电脑市场;有新华书店、图书馆、XX 大剧院、XX 剧院等多家文化企业;聚集了广铁集团、省物质储备局等 18 家行政事业单位。

 XX 街道针对城市管理难、社会治理任务重的现实问题,结合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六项重点任务”,在全街探索学习联动、阵地联动、服务联动、工作联动的“四联模式”实现了“街企共治、社区协同、党群参与”的良性循环,为街道辖区内各项事业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学习联动,激发党建内生动力。一是建好线下网,推进学习常态化制度化。X 个基层党支部成立 X 个学习小组,书记领学、小组共学、党员自学,全力打造“学习型”党员队伍,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应学必学、常学常新。设立 XX 街道讲习夜校,下设 X 个社区讲习分校和 X个讲习点,聘用培养一批讲政治、作风好、接地气的“四团”讲习队伍,每月开展 1-2 次讲习,每季度更新一次讲习课表,推动全街党员群众大学习、大提升。二是用好线上网,实现学习多样化灵活化。充分利用红星云、“XX 先锋”APP、“和谐 XX”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学习心得等。同时,使用线下学习和“互联

 网+”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学习。比如,APP 推出的“微课堂”随时“开讲”,让出行不便、难以按时参加党课的老龄党员能够在家使用手机收看党课直播。

 (二)注重组织联动,织密共建共享网络。通过党组织与党组织、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手拉手”,撬动辖区各类资源“齐步走”,形成结对共建、结网共融的街道工作新格局。一是促进党组织联动。通过提档升级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建好银园公寓、天心路“党建一条街”主题党建文化基地,有效整合党组织之间阵地资源,把街道、社区打造成为驻街单位群众路线实践基地。通过与华海 3C、湘域中央、XX 大厦等重点商务楼宇共驻共建等方式,共享优质阵地资源,提高各级党组织间交流学习经验、党建阵地利用频率,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二是促进党员联动。每月组织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员事迹宣讲、党员结对帮扶、党员走访等方式,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引导党员比学赶超、担当作为。同时,建立“一带一”的帮扶制度,让优秀党员与后进党员进行结对,促使其整改转化。三是促进党群联动。共享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市民学校,对接省花鼓戏剧院、省图书馆、XX 市红十字会、育英学校等优质资源,组织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每月开展一次与社区居民群众“连心”活动,通过组织戏剧演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签订党员承诺

 书、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党员、群众都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形成党员带群众、社区带社会的“社区大合唱”。

 (三)注重服务联动,提升社会服务实效。以 XX 街道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科学网格划分为支撑,调动各类社会力量,推动社会服务大提质。一是驻街单位组团式服务。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以 XX 平安协会、安全生产监管理事会、经营门店理事会为依托,组成固定的服务团队,与全街所有门店、单位签订责任书,成立各类自律自治协会,每个月都会推出红黑榜,帮助驻街单位、门店在街道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市容秩序整治等方面发挥好主体作用。二是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聘请 XX 大剧院、XX 大鲲律师事务所、长铁一中、国储电脑城等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整合辖区花鼓戏剧院、省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资源,大力引进文化知识传播、法律咨询服务、电脑知识指导等项目,定期定点为党员群众提供免费文化大餐、无偿法律服务和其他专业化服务。三是居民群众互助式服务。由楼栋理事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牵头成立临时党组织,以“邻里中心”为载体,制定居民公约、矛调机制、互帮互助制度,帮助居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聚集“XX”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志愿者、“银发先锋”、法律事务所志愿者、司法调解员等力量,组建“1+X”矛盾纠纷大调解委员会,做到“大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楼栋”

 三年来共计调解邻里间纠纷 X 余次,化解率达到 95%,辖区发案率下降 30%。

 (四)注重工作联动,谱写基层治理新篇。依托流动党员服务站点、“两新”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大爱 XX”特色“党建+”品牌,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无缝对接、有效覆盖。一是打造“党建+经济”品牌。发挥宇成 XX 广场、XX 大厦、文化大厦、X 中央、X 国际大酒店等重点楼宇,以 XX等特色商圈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由商圈楼宇管理方党组织带动经营户参与企业发展,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群,促进党建引领经济工作不断提升。二是打造“党建+综治”品牌。整合派出所、工商所、文明办、民政办、安监站、物业办、综治办、各社区党员力量,把业委会、物业公司、协会商会、志愿者队伍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出“七会一中心”(即平安协会、志愿者协会、慈善分会、安全生产监管联席会、业主委员会、楼栋理事会、经营门店理事会、矛盾调处中心)为主体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打造“党建+民生”品牌。吸纳辖区内驻街企业和单位、学生团员、兼职委员、党员楼栋长、在职党员、“两新”党员加入“大爱 XX 志愿者联盟”,在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等志愿服务中发挥“抱团融合”的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向常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XX”党员志愿服

 务队,在扶弱解困、化解矛盾、群防群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一支“24 小时不打烊”的党员志愿服务队。

推荐访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工作经验 党建 基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