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6篇

发布时间:2022-03-18 00:05:35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6篇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1

  近期,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对于这段扭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时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初心使命。根据学习内容,我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要激发勇挑重担、开天辟地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整个国家处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崩溃边缘,国内外反动势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多个方面封锁包围红色政权。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勇挑历史重担,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毅然踏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在面对历史的重要抉择时,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和近百年西方列强的压迫,深刻展现了我们党一贯秉持的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如今,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依然要继承和发扬好这种心怀天下、勇挑重担的红色精神,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在培养斗争精神上持续用力。作为一名援青干部,更是要把坚定担当意识作为干事创业的必备素养和先决条件,决不能因为挂职时间已经过半就有所松懈,要继续秉持在哪儿任职,哪儿就是家乡的胸怀,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发扬担当精神,切实做到随环境之所顺、遇他乡之所需、安人民之所求。

  二、要坚定不忘初心、强化作风的精神

  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一个深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跳出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全国执政的新考验,必须尽快学习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全新本领,更重要的是,要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经得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考验,我们党领导开展了“三反”运动、整风运动,持续加强党在全国执政后的自身建设,保持了良好的作风,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历史周期律”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作风问题这根弦,决不能在作风建设上有丝毫含糊和动摇。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工作作风。面对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放下身段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必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始终按照党性原则和法纪规范为人处世,在人际关系中讲原则、讲纪律,谨慎对待迎来送往,用干净、正派的生活作风形成带动一块、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

  三、要永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党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制度模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不但确保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成就和影响伟大而深远。今年是我们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与之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赓续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血脉,坚决克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做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出xx发展的新局面。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关于建设和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把红色文化挖掘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南。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出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xxxx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中最核心的内涵是党领导人民创立的革命精神,比如建党精神、xx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xx精神、太行精神、张思德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时代性和强大的感召力,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这些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浸入心扉,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讲好故事,一方面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把党的历史上那些感人至深的事件、人物进行系统地整理。有了这些“原料”,再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生动呈现,进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受众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红色文化记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深刻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政治正当性和现实合法性。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既能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性和反动目的,更能正本清源,破除历史虚无主义之弊。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3

  “读史使人明智。”回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一曲壮歌。而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回望党来时的道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常修党史必修课见三“心”,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为奋进“十四五”、迈好第一步,答好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上好党史“必修课”校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是“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着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敲一敲警钟,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农村包围城市”,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12”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应、防汛救灾党旗插在一线……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要走进党史、学习党史、触摸党史,从中去解读党的初心、校准初心,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稳思想之舵的制胜法宝,写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场景,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上好党史“必修课”传星火。“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给我们的党与人民大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抱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传家宝”。以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为内容的长征精神,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多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红船精神,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历史的重温和回顾,对标对表查摆自身问题,照镜子、出出汗,提振精气神,既是感慨时代与人民力量,又是坚定信念,更是看清家与国的当前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上好党史“必修课”绘新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共产主义的信念融入“灵魂血脉”,作为毕生追求,一往无前奋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去开辟历史新纪元。这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清凉山、北平香山,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斗争写就了一部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无数为国家、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了新时代的长征路,没有辜负时光里的等待。

  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从党史中找寻胜利的源头、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守初心践使命,让奋进在中国梦征程上的步伐才能更有力,才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更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4

  近期,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对于这段扭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时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初心使命。根据学习内容,我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要激发勇挑重担、开天辟地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整个国家处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崩溃边缘,国内外反动势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多个方面封锁包围红色政权。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勇挑历史重担,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毅然踏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在面对历史的重要抉择时,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和近百年西方列强的压迫,深刻展现了我们党一贯秉持的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如今,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依然要继承和发扬好这种心怀天下、勇挑重担的红色精神,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坚决在培养斗争精神上持续用力。作为一名援青干部,更是要把坚定担当意识作为干事创业的必备素养和先决条件,决不能因为挂职时间已经过半就有所松懈,要继续秉持在哪儿任职,哪儿就是家乡的胸怀,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发扬担当精神,切实做到随环境之所顺、遇他乡之所需、安人民之所求。

  二、要坚定不忘初心、强化作风的精神

  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一个深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跳出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全国执政的新考验,必须尽快学习经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全新本领,更重要的是,要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经得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考验,我们党领导开展了“三反”运动、整风运动,持续加强党在全国执政后的自身建设,保持了良好的作风,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历史周期律”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应该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作风问题这根弦,决不能在作风建设上有丝毫含糊和动摇。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工作作风。面对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放下身段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必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始终按照党性原则和法纪规范为人处世,在人际关系中讲原则、讲纪律,谨慎对待迎来送往,用干净、正派的生活作风形成带动一块、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

  三、要永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经过慎重思考,提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党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制度模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不但确保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成就和影响伟大而深远。今年是我们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与之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赓续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血脉,坚决克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做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出xx发展的新局面。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5

  歌曲是时代的心声,一首首红色歌曲,就是一部部鲜活的历史。学校举行“红色歌曲大家唱”,学习歌曲背后的党史故事,重温那一段段激情岁月。用红色歌曲滋养家庭精神,从时代强音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弘扬革命精神,丰富学生家庭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家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唱支歌儿献给党”家庭红歌视频比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大家用美妙的歌声,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党是太阳我是花》等经典红色歌曲,唤起民族精神,加强红色记忆,铭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热血气概。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片篇6

  “读史使人明智。”回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一曲壮歌。而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回望党来时的道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常修党史必修课见三“心”,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为奋进“十四五”、迈好第一步,答好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上好党史“必修课”校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是“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着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敲一敲警钟,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农村包围城市”,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12”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应、防汛救灾党旗插在一线……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要走进党史、学习党史、触摸党史,从中去解读党的初心、校准初心,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稳思想之舵的制胜法宝,写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场景,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上好党史“必修课”传星火。“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给我们的党与人民大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抱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传家宝”。以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为内容的长征精神,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多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红船精神,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历史的重温和回顾,对标对表查摆自身问题,照镜子、出出汗,提振精气神,既是感慨时代与人民力量,又是坚定信念,更是看清家与国的当前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上好党史“必修课”绘新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共产主义的信念融入“灵魂血脉”,作为毕生追求,一往无前奋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去开辟历史新纪元。这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清凉山、北平香山,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斗争写就了一部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无数为国家、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了新时代的长征路,没有辜负时光里的等待。

  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从党史中找寻胜利的源头、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守初心践使命,让奋进在中国梦征程上的步伐才能更有力,才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更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推荐访问:党史 红色 影片 红色历史专题教育片 红色革命教育片 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影片 组织观看红色教育电影 红色经典专题教育片 党史教育电影 红色革命教育主题电影 红色教育影片有哪些 红色教育纪录片 观看红色教育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