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情况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样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偿献血情况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样本,供大家参考。
文件编号:TP-AR-L6707
Report The Progress In Work And Life, Including The Recent Work Situ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Feedback On Problems,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Next Stage Pla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样本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
报告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报告资料可用在工作生活中按规定定期或不定期汇报进度,汇报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反馈,下一段计划的部署,以保证计划有效地进行。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
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
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都
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我国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
应尽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
医疗水平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现在
流行的献血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献全血,而一种更科
学,更先进,效果更好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远远
不够普及,许多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的安全性持怀疑
态度,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较大规模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的调查,对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
关键词:无偿献血,成分献血,政策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XX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引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的献全血和比较新型的成分献血(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95%以上的献血方式都是成分献血,但是由于我国的成分献血事业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具体设施还不够普及和完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善,所以普及范围不大,但是成分献血作为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献血方式,具有恢复期快、成分血易保存、治疗效率高、输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献血方式,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普及成分献血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多数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感到陌生,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所以今后普及成分献血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大力宣传,需要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此次社会实践名义上是调查研究,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
二基本情况
(1)本次调查样本中女性为837人,男性为1160人,根据结果来看,无论从无偿献血的比例还是成分献血的比例来看,男性都要高于女性,但领先优势不大,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来看,这个结果符合我们常理的判断,也是我们事先可以预测的。
(2)从样本人群不同年龄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18岁——50岁年龄层次上的献血
比例较高,而50岁以上献血比例为0,其中年龄在26—35之间的人群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无偿献血的比例比平均值高出8%,成分献血比例比平均值高出0.6%。这个结果貌似合情合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首先此次调查的样本有明显偏向年轻人的情况,比如说35岁以下人群占样本85%以上,而50岁以上只占3%不到,实际上50岁以上人群当中有许多也可能献过血,只是未必在50岁后才献,所以这里必须指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时的一个缺陷,我们实际应该调查的是他们献血时的年龄而不是现在年龄,因为样本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献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血时年龄段和他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不符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是误差不会太大,因为年轻人献血比例高,中老年人献血比例低的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3) 从样本人群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献血比例和受教育的程度是基本成正比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无偿献血比例以及成分献血比例都接近平均比例或高于平均比例。此外,从此表中显示本科生以上的人献血比例几乎是文化水平在高中一下人群献血比例的2倍,相差很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的熏陶,思想觉悟一般要高于一般民众;第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较多的途径得到有关无偿献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而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由于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较少,加之社会有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他们的无偿献血或者成分献血的比例远低于平均水平。
(4)从样本人群不同的职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已退休、自由职业、农民、公务员、军人这几项选项的人数都不超过200人,所以数据的可靠性比较小,也就不能对其进行可靠分析。而从职工和学生两者的比较来看,职工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高于学生,而在成分献血方面却低于学生,经分析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职工说他们之所以参与无偿献血是因为公司组织献的,而他们事先并没有这种意愿,而在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大多数是出于志愿,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学生的献血意识是高于职工的,这可以从成分献血的比例中看出来(一般公司只会组织去献全血),所以说从这个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主力军。另外必须指出,虽然在这个角度来看,样本的分布性很不均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而学生作为最积极的群体,我们进行倾斜是由一定的道理的,
(5)样本中南京本地人为610人,约占30%,外地人1387人,约占70%,但是由于调查样本中外地人主要为学生,所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外地人群对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认识情况,所以本选项调查结果不可靠,意义不大。
(6)关于无偿献血和成分献血的比例以及对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结果一目了然,样本人群中参与过无偿献血的比例为36%,而参加过成分献血的比例仅为3%,同时调查人群对成分献血的有关优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惠政策了解情况也远远不如对无偿献血有关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印证了笔者在引言部分指出的由于成分献血在我国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献血方式加之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致于大多数人对成分献血不了解,造成成分献血在我国的普及度不够。
(7)关于是否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身体不适合或者是周围没有合适的献血地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或者是对其持害怕,怀疑态度,同时也有大约一部分人觉得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不方便进行献血。这些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许多人对无偿献血了解不多或者有一些错误或者片面的看法,所以有关部门仍然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让更多公民意识到献血并无害处,提高他们参与到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对于那些选择了无偿献血的公民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多数公民献血的动机是他们希望借此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把无偿献血看作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这说明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多数公民的意识是相当高的,当然也有一半左右的公民认为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他们选择无偿献血,说明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好处是有一定了解的。
(8)关于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问题方面,虽然参加过成份献血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很小,但是听说过成份献血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流动献血车、网络、电视等途径了解成份献血的,报纸这个途径相对较少(可能这个结果不是特别可靠,因为我们调查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而相比报纸而言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网络、电视来了解这些知识,而中老年人应该更倾向通过报纸),可以看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出在南京市区,流动献血车在献血宣传方面起车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通过这个形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有关献血的知识,同时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各种各样其他的有利于献血宣传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等,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相辅相成,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才能更快更及时更方便地被社会大众获取。
(9)关于对义务献血程序了解情况方面,可以看出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是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仍有50%左右的人对无偿献血程序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必须指出的是参加过无偿献血的人有35%左右,这部分的人当然是有了解的,剩余的仅有15%,说明实际上市民对这方面的了解意识还不是太强,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10)关于何种宣传方式更能够吸引人群注意这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个问题上,我们本来旨在通过调查得出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不过结果显示我们列出的6个选项整体分布还很均衡,当然通过宣传材料、举办大型活动、举办电台节目这些公开性更强的宣传方式更容易吸引大众。
(三)分析和对策
通过以上对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情况的具体论述并加以一些地区的具体所见所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初步的结论:
1. 南京市民的无偿献血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对于成份血无论是了解情况还是捐献情况都是严重缺乏的。
2. 献血情况好坏跟市民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贡献越大。
3. 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是无偿献血事业的主力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军,对无偿献血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市民对国家关于无偿献血特别是成份献血的有关政策了解情况不是太好,限制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5.相当一部分民众献血意识较弱,另外还有一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持有一些片面的或者错误的观点。
6.南京市区的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方面工作已经做得很不错,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相关工作。
因此,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南京市区无偿献血方面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当然包括成份献血在内的一些工作仍然需要有关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总结,我们得出了有关目前南京市区无偿献血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知道南京市区无偿献血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工作开展不错,但是部分民众对于献血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以下将具体分析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南京每年共有1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而且南京这几年的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目前每年的供血量还呈现上升势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造成这个积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民主动献血的意识提高了,前面已经提到,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偿献血是自本着自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另外,社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会上相关的宣传增多,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无偿献血者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这有利于宣传活动在南京市区涉及到更多的地区;其次,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现在的市民可以通过流动献血车、献血网站、报纸、宣传单、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最后,宣传活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加丰富,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以上这些因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整体的献血事业。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无偿献血”硬件”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使更多的献血者对我市献血工作增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综合以上三点因素,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民众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不是南京的个别情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况,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南京情况要好很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信任危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l1.2%(包括采血、血液和血制品感染),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l7%。加上体制的不完善,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
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其次,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公众对献血了解不多,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认为献血有害身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扭曲了无偿献血这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一公益事业。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更带来“献血有害健康”的误导。造假现象也增加了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献血对健康有害吗;献血安全吗。会不会染上疾病;我的血用在哪儿了,会不会挪作他用;修复这些疑虑,我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更优质的服务、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市民和献血者的信任,并且严厉抵制那些“献血危害健康论”的鼓吹者,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官员问责必不可少。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的不断努力。
工作汇报系列 | Professional documents 编号:TP-AR-L6707当然,我们这次社会实践调查除了希望得出一些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信息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广泛的宣传成分献血,争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成分献血中,前面已经说明,成分献血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所需设备比较昂贵先进(目前南京血液中心的机采血小板设备是由国外引进),市民只能到专业的血液中心去献血,另外采血过程较全血时间较长,这些不方便的因素都限制了成分献血的普及。此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献全血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可能献全血在市民当中已经有很大的“市场”,所以短时间内成分献血的确很难普及,但是成分献血拥有着献全血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且近年来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成分献血会逐渐成为无偿献血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然今后一段时间有关成分献血的工作还得加强,通过
推荐访问:无偿献血情况报告 无偿献血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样本 关于无偿献血的实践报告
热门文章:
- 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调查报告3篇2025-01-12
- 双拥工作自评报告甄选10篇2025-01-09
- 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11篇2025-01-08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查报告范文5篇2025-01-08
- 医院安全工作自查报告9篇2025-01-05
- 药房工作自查自纠报告总结范文篇4篇2024-01-09
-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报告3篇2024-01-03
- 安全事故报告及事故调查报告4篇2024-01-03
- 安防系统建设大排查工作自查报告4篇2024-01-01
- 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2023-12-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