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2022《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读后感(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5-24 14: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读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读后感(2022年)

 

 《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读后感 这是一本“守正”的书。正如作者肖培东老师所言:“教学的钥匙还有很多,但都会系在语言的绳索上。”这本书读着读着,你就会渐渐看到,什么是语文?你就会渐渐明白,什么是语文教学?不是下一个冰冷的定义,而是有温度的切身感受,沿着课堂的桃花源,寻幽探奇,豁然开朗。读完此书,虽然最后我们的口里可能也说不出多少专业术语,但是我相信当我们再次走进我们自己的课堂,当我们再次去聆听别人的课堂的时候,我们会以我们的直觉告诉别人:这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或者这根本就不是一堂语文课!对于一堂语文课的鉴别力来自对这些“守”语文之“正”的“镜头”地阅读,只有长期浸润其中,我们的教学才能渐渐臻于纯正语文味道的课堂。比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几个教学场景都是围绕研究品味语言展开的。在分析语言中学习语文。

 这是一本“创新”的书。书名是“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能够冠以“艺术”之名,所选“镜头”自然在“守正”之外,还有“创新”的意味。本书所选的一个个镜头,因为“守正”,所以一定是在“情理之中”的,但因为“创新”却又在“意料之外”的。以《最后一课》为例,看看三个镜头的标题“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的‘可怜’”、“叙述故事的人”、“这‘静’处之殇呀!”、“品味‘最后’”,教者或潜入文本深处,于无声处听惊雷;或抓反复出现的词,于“可怜”中走进人物内心;或循着“叙述故事的人”,于“小弗朗士”情感起伏中体验小说动力的力量;或直接切入标题“最后”这一要害,于“品味‘最后’”中迸发无限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愤,教者匠心,可见一斑。品读这些创新的教学艺术镜头,我们在惊叹之余需要思考教者背后的东西,对文本的反复咀嚼,对设计的良苦用心。精彩无法复制,就像艺术无法复制一样,只有抓住了教者背后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有所创新,才有可能超越书中的精彩。

 如果我们用研究的眼光看待这些教学镜头,我们的收获会远超这些教学镜头本身,因为因镜头而引发我们的思考将有可能重构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会在阅读中不断的思考和自我提问。我们要“守”语文之“正”,“创”课堂之“新”,这也是肖老师“浅浅地教语文”的坚守与追求,“浅浅地,拨开繁杂的草丛,找到最亮丽的一株种成课堂的大树。”打开书,我们的目光抚过一株株课堂的大树,于一个个最亮丽的“镜头”中见“艺术”。

推荐访问:读后感 语文教学 镜头 2022《语文教学艺术镜头》读后感 语文教学艺术镜头(初中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