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13篇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13篇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1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33岁。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救护。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创造。现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割据,政府_,社会黑暗,如果我们把赛跑运动员那种拼命的精神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为人做事求学问,都要有这种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从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时时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学问、救国家。
#481593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2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江姐的故事。
江姐即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8年6月被逮捕。1949年11月14日被秘密枪杀。
只有十岁的江姐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够不到高大的机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头皮鞭的抽打。悲惨而又劳苦的童年使江姐深深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质,心中埋下了反抗这个人剥削人的社会的理想。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__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_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江姐啊!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3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4
爱国故事:从小就有爱国的勇气
1910年,瞿秋白进常州中学读书这所中学的校长和一些老师,经常对学生讲述清朝政府_的事实,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长、老师的教育下,非常关心国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来勉励自己。
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雄魄”,表达他救国的抱负。他曾指着脑后那条长辫子对同学说:“这尾巴似的东西,我们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发辛亥革命,他马上把自己的辫子剪掉。
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残酷_革命力量,中国人民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年10月10日,常州城内家家要挂红灯笼庆祝“双十国庆节”,瞿秋白却把用黑墨写有“国丧”两个字的白灯笼挂在门口。他说:“这个‘民国’就要名存实亡了,哪有什么国庆,明明是国丧!”一直挂到第二天天亮。
#481592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5
与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天后社区党委书记赵媛说话不到15分钟,她已经接了3名社区居民的需求电话。这是个混合型社区,包括一个基础条件较差的老片区和两处有物业管理的新片区,是武汉最寻常不过的一种社区类型。目前,社区的39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全部送医,居民生活秩序一天天恢复。
“老片区巷道狭窄,面临防疫防火双重压力,每天要巡查两次。”3月12日上午10点,记者跟着赵媛进入老片区。楼道里张贴着红色的抗疫宣传标语,穿着防护服的保洁员在做消毒。
一路上,好几家住户询问赵媛,有问关于发放爱心蔬菜的,还有打听补助金的,一段不到20米的路,走了近20分钟。“3个片区加起来近2000户人,当然想照顾到全部居民。”赵媛讲话语速很快。
站在蜿蜒曲折的巷子里,赵媛告诉记者:“你们看,一家数口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隔离40多天多不容易,这是在极限中的坚持,他们有情绪该被理解。”
与记者见面前,赵媛一早已去过社区所辖的尊荣国际片区,为下沉干部值守点安排桌椅,叮嘱物业加强对高层顶楼平台的值守。一回到社区服务站,赵媛又忙着对照居民需求表检查网格员买回的药品,督促工作人员把送给居民的物件提前擦干净……社区网格员小赵说,“1月19日社区启动防疫工作后,赵书记就这样没休息过一天。”
这一路,赵媛的确很忙。给肖婆婆送牛奶,联系医护人员上门量血压;应一名患有失忆症老人要求送第二次午饭,对老人记错不作争辩;为一名要去医院做肾透析的居民安排车辆……到中午1点,她还没吃上饭。
“谢谢你们接我回家。”下午3点,社区一名康复者彭先生从隔离点解除观察。赵媛和江汉分局民意派出所朱警官帮忙办好相关手续,递过去两瓶酒精消毒液。一路上,赵媛叮嘱彭先生要休息好。
这不是当天赵媛接回社区的唯一居民。晚上8点,她和同事刚刚把一批爱心牛肉分发到位,又接到电话通知,社区一名在外地确诊、隔离期已满的居民即将到达武昌火车站。放下电话,赵媛马上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到了接送车辆。晚10点半,赵媛把居民带回社区安顿。一天的工作,刚刚结束。
赵媛今年40岁,2003年起先后在民意街4个社区工作过,这是她到天后社区工作的第五个年头。“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繁重,每天忙得没有时间概念,这是对我职业生涯的一次考验。”她笑着说。
近段时间,她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对居民负起责任,小事不小!”赵媛如此感慨。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名确诊患者家中有高考生,很着急。”赵媛告诉记者,他们一边联系床位一边安抚患者,协助她安顿下来。留下的孩子,社区安排人每天送饭、送物资,还向家属报平安。这家人听说后才放下心来,也特别感激。
现在,社区海山友谊城片区已经插上武汉市“无疫情小区”的旗帜,越来越多的居民陆续回家,赵媛说:“相信社区很快就会像以前一样热闹。”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6
李强,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滨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强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分局领导担心防疫工作强度大,怕他身体吃不消。而李强坚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没有年龄大小,我也是一名战士,必须冲在前线。”他被安排到市东派出所参与疫情排查随访工作。大年初一早8点,李强第一个赶到市东派出所,落实“四包一”措施,主动配合办事处、卫生防疫部门深入辖区住户,对涉疫区返滨人员进行走访,发放告知书。一开始,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所里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相对较少。面对“照顾”,李强对市东派出所所长张涛说:“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线,我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连续8天每天开展随访工作11个小时上门为居家隔离对象测量体温,落实居家隔离措施5个小时跑了11个小区、22个居家隔离对象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失去意识,2月4日抗“疫”钢铁战士李强被省公安厅记一等功。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7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90后海关关员胡银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和同事们一起把守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他说站在国门前,就要为人民拦住风险。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航线通达国内外220个通航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峰期时,这里每小时仍有超过数百名旅客入境。
胡银宽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一名卫生检疫关员,旅客自廊桥一下来,立即进入测温通道,胡银宽就开始忙着健康申明卡初筛和再次核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天前,在排查过程中,一名境外回国的旅客引起了胡银宽的注意。
细心的胡银宽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继续追问,得知旅客在国外居住的社区有阳性病例报告,胡银宽第一时间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过去奋战的40多天,胡银宽就是这样如履薄冰,他说,疫情防控没有小事,只有每个细节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传播。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8
爱国故事: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481591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9
3月1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门口,因道路进行紧急施工,接运患者的车辆暂时过不去。随着车辆增多,有的人从车上下来,开始围观。火神山医院安保专班负责人孟祥德(见图。资料照片)感觉到了风险:人员聚集,有可能带来交叉感染。“你们退后一点!”他立刻挺身而上,开始指挥各方:“大家不要急,我们一定快速打通道路!”孟祥德一边将患者引至安全地带,一边带领民警搬走门口的石块、路障,经过紧急疏通,成功打开了一条车辆通道。
14年部队生涯和17年警察生涯,铸就了孟祥德顽强的硬汉性格。在火神山医院建成之前,武汉市公安局特警六大队大队长孟祥德主动请战,快速组建了火神山抗疫突击队,2月初率队进驻火神山。“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不’字,别人去不了,我们能去;别人干不了,我们能行!”孟祥德说。
2月2日晚8点起,为保障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顺利入院,孟祥德带队连续奋战两天两夜,交通指挥、人员排查、巡逻值守。2月4日早上7点,他就带领队员在现场开展交通管控和道路指挥,连续站岗17个小时,最终护送一台台载着患者的救护车顺利驶入医院。
2月8日,面对300张即将进场的新增床位,在护栏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随着他的一声“跟我上”,40名民警在知音大道上每隔50米设一个岗,顶着寒风冷雨疏导车辆和穿越的行人,开辟了一条两公里的绿色通道,确保了大批紧急物资的快速送达。
2月15日早上8点,孟祥德带队在医院周边开展巡控时,发现前夜的暴雪压垮了一处医院围墙,他又第一个冲上去扶起近百斤的护墙板,和4名队员一起将由近3米高的活动板组成的墙面重新拼接。医院工作人员感谢道:“你们抢修的不仅仅是破损的围墙,更是生命安全的屏障。”
面对大量求助运送“救命资料”的家属,孟祥德设置了“爱心传递箱”,将患者的病例、CT等通过传递箱进行收集和登记,集中转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称赞他是一面“战地旗帜”。“我只是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千千万万名战士中的一员。守卫患者、守卫白衣天使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孟祥德说。
孟祥德请缨上了一线,妻儿都很理解。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警察,虽然很久没见他了,但是我知道他就在我身边,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10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33岁。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救护。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创造。现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割据,政府_,社会黑暗,如果我们把赛跑运动员那种拼命的精神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为人做事求学问,都要有这种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从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时时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学问、救国家。
#481593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11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12
充足的物资供应是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的有力保障,作为承担物资保障工作的主力军,供应链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复亮坚守后方、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职尽责,为医院医疗防护物资与药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疫情初见端倪时,他1月19日就及时行动,请示院领导提前采购物资事宜,并运用一切资源积极调集专业防护物资、药品,全力满足国康集团及属地公司要求。在春节前的20日,根据国康集团部署,医院首批驰援武汉物资需紧急发送,而此时临近假期跨省物流已非常吃紧,限重限件,让千方百计调剂到的紧急物资无法顺利寄出。为此,他积极与物流公司沟通,按照物流要求,组织科室员工和支部党员逐一拆箱重包,将整箱原封装的物资拆成10箱于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终成功将物资于节前送抵武汉。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准备过年的他发现疫情日渐严重,毅然扔下了才团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从老家驱车赶回上海组织物资抢购与调拨。在物资采购压力最大的那几天,他时常熬到半夜,通过各类网购平台深夜“抢单”,为确保及时领到预订物资,他带着支部党员与相关科室团青志愿者驾车赶往工厂仓库现场提货、搬运。就这样,周复亮一干就是二十余天!好不容易在节后盼到夫妻团聚,却被告知从老家返沪的妻子需按最新规定居家隔离两周。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毅然选择了妻子隔离期间不回家,为避免接触后被一起隔离,还抢在妻子抵沪前赶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医院,继续奋战在物资保供战线,为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及属地电力企业复工人员的防疫物资保障坚持奉献着。
在供应链管理办公室和前来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员工们的通力协作下,疫情以来,不仅扎实确保了院内防控物资的正常使用,更为武汉一线及属地电力企业的疫情防控积极贡献物资力量。截至2月19日,已先后紧急调拨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各类防护物资、药品四批共计51440件驰援国网湖北、武汉电力;并向国网华东分部、国网上海、安徽、浙江电力、华能上海分公司、国电投上海电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属地、周边电力企业及重要体检客户分批发放口罩、手套、测温仪器、消毒液、消毒设备及相关药品等各类防护物545048件。给电力保障一线员工以保护,给员工家属以安心,获得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肯定。
周复亮不计得失,默默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成为了战“疫”中的幕后英雄。
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故事篇13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33岁。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救护。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创造。现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割据,政府_,社会黑暗,如果我们把赛跑运动员那种拼命的精神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为人做事求学问,都要有这种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从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时时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学问、救国家。
#481593
推荐访问:滴水穿石 精神 人物 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故事 水滴石穿精神的名人故事 滴水穿石的人物事例 哪些人物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水滴石穿的故事主要内容 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历史人物 滴水穿石故事明白了什么 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有关滴水穿石的故事 关于滴水穿石的名人故事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