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运动和力》单元整理 一、认识力 1.重力: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2.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弹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测量力 (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1.概念: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2.组成: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3.原理:受力大,伸长长 (二)使用弹簧测力计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如果不在零刻度,先要调到零刻度后再测力。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测力范围。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一)拉力 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活动:拉力大小与小车 研究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绳子、垫圈、计时器 实验步骤: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4.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我们的发现:
(1)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
(2)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 垫圈数量 )有关。
(3)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重力 )。
(二)反冲力 用气球驱动小车 材料:小车、气球 实验步骤:
1.组装利用气球驱动的小车。
2.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观察气球喷气方向和小车运动方向。
3.将气球吹大一点,观察小车行驶距离。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小车行驶的方向与喷气方向相反。
2.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越远。
实验原理: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火箭、喷气式战斗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反冲力 )运动的。
(三)弹力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材料:小车、橡皮筋 实验步骤:
1.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距离越长。
2.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原理:橡皮筋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会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四)摩擦力 模拟搬运重物过程 材料:硬纸盒、垫圈、橡皮、胶棒等。
实验步骤:
1.将纸盒放在木板上, 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2.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3.给纸盒按上轮子,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
1.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 需要克服摩擦力。
2.“滚木”在移动盒子时受到的摩擦力比直接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小,比安装上轮子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五)能量 实验一:敲击实验。
1、第一次,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2、第二次较快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3、第三次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4、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比较三次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二:撞击实验。
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
2、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3、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我的发现 实验一结论:
1.敲击的速度越大,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
2.敲击的速度越小,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小。
实验二结论:
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大,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小,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短,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
拓展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 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六)设计制作小车 制定方案:
1、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结构。
2、讨论、确定小车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实施方案:
1、做好分工,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
2、汇报、测试和改进。
评估与改进 (七)练习 1.下面的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A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B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3.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C )。
A.杆秤 B.天平秤 C.弹簧秤 4.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 A )。
A.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小 B.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大 C.两者一样大 5.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 C )。
①制订方案;
②评估与改进;
③明确问题;
④实施方案。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推荐访问: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后反思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摩擦力》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知识点整理 【精品】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试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一单元试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 最新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教科版三年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要点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