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活”核心素养,,落实“双减·创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活”核心素养,,落实“双减·创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活”核心素养
落实“双减·创优” ——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堂作业设计为例 一、案例背景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陶行知先生在 1919 年的《新教育》杂志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也是要考验课程的实际效益的。减轻学业负担,是减少“非语文”的东西,防止低效劳动。关注、增加和提升语文教学效益,是减轻学业负担的基本前提。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业负担也就降低了。因此,减负增效需要小学的语文教学减少重复教学,更要抓住“作业”这一纽带,教“活”核心素养,落实“双减·创优”。
二、案例过程 (一)案例思路 “双减”政策剑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因此,实现“双减”目标,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更要仅仅抓牢作业这一个纽带。
目前,小学语文学科中存在诸多问题:作业观念陈旧,作业内容不精简、缺乏创新性,作业评价方式不够丰富、新颖等。要想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学生,在“双减”背景下,关键问题之一是要解决作业设计问题。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教学效能的保证。
结合本校推崇的理念“寓学于乐,玩索有得”,本案例聚焦“双减”,在大单元教学视角下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整合六上第四单元,将情境教学、问题探究、实践活动、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形式融入作业,让课堂作业多姿多彩、具体高效,以轻松快乐的方式获得温故知新的优质作业效果,落实“减负增效”。
(二)案例过程 1.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
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由此可见,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语文学习活动获得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定义作业。
在本案例中,我们以“减负高效”为目的,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立足于单元整合,从第一课时到单元复习,都做了关联性考虑,梳理内在联系,使每一课作业都能为学生减负增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任务,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2.整体规划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当从人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着眼。我们要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设计减负增效的作业。同时,方建兰、汪潮老师提出的《“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新方案》,以小学语文学科的整体改革为着眼点,探索实现“双减”的根本对策,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因此,根据班级学情,我们对小学语文六上第四单元的作业进行了整体设计:
3.作业体系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生成长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习基础来精简设计出合理的作业内容;还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因此,在整体设计后,我们重构作业,让核心素养落地后能够生根,结合“双减”政策和课标,第四单元作业的设计思路初步得到建构。
4.作业设计 (1)作业目标 语文态度素养: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祖国语文,关心汉语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养成注重学习和运用汉语的态度等。
语言文字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人文素养:
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
(2)作业内容 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下面就六上第四单元为例,聚焦“双减”,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作业设计阐述:
【课时作业案例及说明】
六上第四单元作业
设计意图:本单元复习时的作业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建构知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课堂的氛围活跃、有趣,学习热情高涨。课后学生们还积极主动地完成了选做题。
5.作业实施 (1)策略指导 教师掌握了教学的作业设计策略,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素养的提升。
① 遵循规律
科学定位
作业设计要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规律,遵循学习迁移的规律,遵循记忆的规律,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
② 素养导向
精准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应具有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数量合理、内在逻辑性强、任务明确、内容正确、符合学生身心特征、作业难度搭配和比例合理、包含一定的思维含量、做作业选择性根据不同学生认知风格教学差异设计等的特点。
③ 情智评价
纵横进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类型多样化,评价多面性,有针对作业结果、过程、合作程度、完成作业的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作业形式 ① 支架式作业,建构知识
借图表把握小说情节,以思维导图建构知识,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
② 多层次作业,培养“全人”
设计作业符合期望理论公式:动力=目标高度 X 达到的可能性,用“精”代替“多”,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③ “自助式”作业,乐学善学
作业多层次,类型多样,包括口头作业(说故事、背诵优美片段),实践类作业(情景剧、课本剧)等,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作业类型,在快乐中学习。
三、案例成效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扩大了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科知识得到了融合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为减负增效巩固了基石。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维度,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单元整合,聚焦“双减”的作业设计和作业目标明确指向核心素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严谨的学科态度和创新意识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效而充分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核心素养,落实了“减负·创优”,让教育教学“质效双增”。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