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县黄金坡组团2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荣昌县黄金坡组团2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供大家参考。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建设背景
为尽快将荣昌建设成为繁荣生态现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010 年 1 月,县委县政府以成渝客运专线在荣昌黄金坡片区设站为契机,科学决策,成立了荣昌县黄金坡组团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实施黄金坡新区、濑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荣昌县海棠香国生态长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黄金坡组团包括黄金坡新区、重庆市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荣昌县海棠香国生态长廊旅游区三大块,其中,黄金坡新区规划面积 6.22 平方公里,重庆市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 25 平方公里,荣昌县海棠香国生态长廊旅游区规划面积 14.7 平方公里。黄金坡新区位于整个荣昌县城北部,东接东湖湿地公园,西临濑溪河,南起成渝高速公路,北止成渝客运专线车站。规划的黄金坡开发区总用地面积 539.31 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517.11 公顷,居住用地 260.63 公顷,公共设施用地 72.98 公顷,道路用地 103.86 公顷,城市绿地面积 157.01 公顷,规划总人口 8-9 万人,总建筑面积 574.61 万平方米。重庆市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是荣昌县在 2009 年底争取到的一块国家级牌子,公园坐落在荣昌主城区的北部,西临高升桥水库,南连黄金坡新区,北接路孔古镇,规划总面积是内陆河流型湿地。荣昌县海棠香国生态长廊旅游区东以潼南-泸州高速公路为界,西、北以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为边界,南至成渝城际铁路,旅游区规划范围与重庆市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有交叉部分。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工程位于荣昌县黄金坡组团内的黄金坡新区,是黄金坡组团 2 号安置点配套小区道路。拟建项目的实施,承担了小区内部交通的出入任务,并完善了小区交通网络。
3 1.3 项目规模及设计工作范围和内容
1.3.1 项目规模 2 号小区安置点包含 J~O 段共六段道路,道路总长 1066m,车行道面积为 6795 ㎡,人行道面积为 6228 ㎡;小区绿化带(铺装带)面积为 9608 ㎡。
由于本项目工程为安置点配套道路,道路等级定义为小区路,设计车速5Km/h。
1.3.2 设计工作范围和内容 本次设计的工作范围包括道路、照明、绿化、雨污管网等附属工程和管线工程。设计内容包括 1:500 带状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地质勘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含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项目的施工、竣工验收及质量保修各阶段的设计服务工作。
1.4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采用技术规范不齐,应补充设计规范; 回复:已在说明中补充地方规范《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2)、结构物的回填提供表格存在错误。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2 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第 2 页
共 20 页
CI-1 回复:结构物的回填表格中“管顶上”已修改为“管顶上 30cm 以内”、“管顶上 30cm 以上”,并对最低压实度做出相应调整。
3)、核实道路标高与建筑物底层标高关系,避免雨水流入室内。
回复:车行道竖向设计按照以下原则控制:人行道外边缘处地面标高比安置房室内±0 标高低,且不应小于 1cm,不宜大于 10cm,防止雨水倒灌流入安置房室内。
4)、1 号安置点高切坡、2 号安置点回填区域的边坡治理。
回复:与业主沟通,本项目边坡均采用临时边坡,不作防护;2 号安置点回填区域道路人行道边线向外推 15 米再放坡,已保证道路路基稳定。
5)、软弱路基处理:对车行道路基进行翻挖回填。翻挖深度为 2 米,再逐层碾压回填。在道路平面图中应标出软弱路基处理的地段及面积。
回复:在道路平面图中补充,也可从说明“翻挖回填区域统计表”中获知。
6)、道路 G 线起点段的坡度为 3.9%,应处理好安置房山墙基础与道路的衔接。
回复:此处安置房已经修建,安置房基础采用台阶方式逐级调整标高,便于与道路纵坡顺接。
7)、道路 C 线起点段的坡度为 2%,应处理好安置房门面地面标高与道路人行道标高的衔接。
8)回复:车行道竖向设计按照以下原则控制:人行道外边缘处地面标高比安置房室内±0 标高低,且不应小于 1cm,不宜大于 10cm,防止雨水倒灌流入安置房室内。
1.5 、项目设计过程
1)2014.12 月完成方案设计,并通过荣昌县规划局审批。
2)2015.2 月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荣昌县建委审批。
3)2015.3 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第三方审图单位审查通过。
二、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
1 2.1 气象及水文
场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县,交通较便利。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7.5℃-18.5℃, 极端气温-1.8℃(1981 年1 月 1 日)-44.2℃(1987 年 7 月 16 日)。年平均降雨量 1141.8mm,降雨主要集中于 5-9 月,且常有雷阵暴雨。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 148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80%,绝对湿度 17.6mb。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北风见多,最大风速为 28.4m/s(摘自重庆气象简报)。
2 2.2 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工程位于荣昌县黄金坡,属浅丘剥蚀地貌,道路钻孔最低高程329.60m(2-ZY15),道路最高高程为 346.82m(1-ZY3),相对高差 17.22m。地形相对平坦,坡度角约为 3-5°。
3 2.3 地质构造
场区构造位置属石燕桥-螺观山背斜北东段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结构面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差,层面产状:倾向 162°,倾角 15°。岩层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属软弱结构面,①裂隙:305°∠43°,裂面比较平直,间距 0.5-2.7m,延伸 2.1-6.4m,裂隙宽 0.1cm,裂面呈褐黄色薄膜,结构面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②裂隙:
59°∠58°,裂面不平整,间距 0.7-1.5m,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2 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第 3 页
共 20 页
CI-1 延伸 2.2-4.5m,呈闭合状,未见充填物,裂面呈褐黄色氧化膜,结构面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
据现场地面调查及邻近资料表明,场地内及附近周边未见构造断层通过。4 2.4 地层结构
场内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2s)泥岩、砂岩组成。按风化程度可划分强风化带基岩和中风化带基岩(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附表 1”)。现分述如下:
2.4.1 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
黄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泥岩和砂岩碎石组成,密实度松散,稍湿,土石比约 8:2,碎石粒径一般在 5-15cm,机械回填约 5 年以上,场地部分分部,厚度 1.00(1-ZY15)-10.30m(2-ZY2)。
2.4.2 粉质粘土(Q4el+dl )
灰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呈可塑状态,韧性、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场地零星分布,厚度在 1.70(2-ZY8)-2.80m(2-ZY14)。
2.4.3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强风化带基岩(J2s):
紫红色泥岩:泥质结构,主要由粘土矿物质组成,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破碎,岩芯不完整,多呈碎块状。
灰色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泥质胶结,岩质软,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
中风化带基岩(J2s):
紫红色泥岩:泥质结构,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厚层状构造,该带岩石结构较清晰,较完整,断口较新鲜,岩芯多呈柱状,节长约 11-35cm。
灰色砂岩:砂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钙泥质胶结,胶结致密。该带岩石结构较清晰,较完整,断口较新鲜,岩芯多呈柱状,节长约 20-40cm。
2.5. 水文地质条件
1 2.5.1 地下水特征
在钻探范围内,场区地层结构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和残坡积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素填土为松散透水层,透水性强;粉质粘土为不透水层,透水性弱;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含水层,地表水向低洼处排泄,赋水条件一般。并据现场水文地质观测,场地内钻孔抽干积水后间隔 24 小时观测,未见有地下水位,为干孔。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土层厚的地段大气降水时有暂时性上层滞水,无统一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5.2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按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浅部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受大气降水,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补给,向下入渗,补给浅部基岩裂隙水;(2)浅部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受上部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顺坡向低洼处排泄。
2.5.3 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评述 根据场地及周边调查,无污染源,土层未被污染,判定该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6 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体
据沿线线路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途经道路沿线两侧无滑坡、泥石流、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2 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第 4 页
共 20 页
CI-1 岩溶、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7 2.7 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线段区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2.8 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根据道路设计方案结合现状地形分析,该路原则分为两种路基,大部分为挖方、填方较浅的一般路基,另一种为挖方较大的挖方路基为挖方路基,具体评价如下:
挖方路基:
A KO+161.499-KO+269.499、E KO+58.052-KO+178.000、CKO+000.000-KO+040.56、F KO+58.052-KO+178.000 段道路最大挖方深度约8.72m。地层结构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以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构成。该段按设计公路标高整平后,不会与周边地形形成边坡。
I KO+102.005-KO+204.005 段道路最大挖方深度约为 6.75m。公路右侧形成长约 102m,高约 1.63-6.75m 的岩质边坡,地层岩性为强-中风化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
9 2.9 沿线道路地基均匀性评价
2.9.1 素填土主要分布于 2 号安置区以及 1 号安置区东南方向,厚度大,力学性质差异大,经夯实处理或对新近素填土进行级配和夯实处理后,路基容许承载能力经现场触探确定。
2.9.2 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度变化大,均匀性差,其工程特性较差,路基容许承载能力较低,需作夯实处理。
2.9.3 强风化基岩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但承载力相对较高,可直接选作路床持力层;中等风化基岩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力学性能良好,是路基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0 2.10 结论及建议
2.10.1 结论 经本次勘察工作,已查明了道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泥化软弱夹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其自然稳定性良好,适宜本线路工程构筑。
2.10.2 建议 2.10.2.1 填土应逐层碾压,填土夯实系数≥0.94 ,密实度须符合设计要求。
2.10.2.2 建议系统规划路段的排水系统,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能顺利排泄。
2.10.2.3 施工开挖时,建议从上至下分级段采用逆作法施工,其开挖工程中应采用分段开挖,分段施工方法,采用动态设计和施工法。
2.10.2.4 雨季施工做好必要的降水措施,同时做好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
2.10.2.5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详见表 10。
2.10.2.加强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检验等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在施工中若发现不良地质作用以及与报告提供的有关参数有较大差异时,请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以便共同研讨解决,变更设计。作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主各方的积极配合,以期达到安全、优质的工程质量。
三、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规范
1 3.1 设计依据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2 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第 5 页
共 20 页
CI-1 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1 号、2 号安置点小区道路工程建设红线图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1 号、2 号安置点现状 1:500 带状数字化地形图 荣昌县规划局《渝规荣昌方案函(市政)[2015]0002 号》文件 荣昌县黄金坡组团 1 号、2 号小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阶段详勘)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 3.2 采用技术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GB50180-199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其中 3.4.2 条、3.4.3 条及13.3.4 条为强制性条文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 1 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2 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3 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2008)
《重庆市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128-2011)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199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2013.04
四、总体构思
1 4.1 总体...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