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科目(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科目(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1
预防科目
兽医传染病学
1.
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是 疫情报告和诊断、检疫、隔离和封锁、消毒、杀虫、灭鼠、防鸟
2.
传染病治疗的原则是
早期治疗、标本兼治、特异与非特异性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措施相配合
3.
传染病的特征有
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播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季节性、周期性)
4.
垂直传播的途径包括
胎盘、经卵传播、产道传播
5.
防疫工作的原则是 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
6.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方法是
取鸡胚尿囊液作血凝试验,或用 RT-PCR 技术
7.
炭疽的特征是
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脾肿、皮下出血性胶样浸润为特征
8.
牛结核病的病理为 由上皮细胞核巨噬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构成特异性肉芽肿
9.
禽大肠杆菌病最常见的是
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
10. 炭疽沉淀反应(Ascdi 氏反应)
是诊断炭疽简便而又快捷的方法
11. 副结核病是由
副结核分支杆菌 引起,为慢性传染病
12. 猪瘟的诊断最确切的方法是 病毒的分离培养、扁桃体是分离病毒的首选样品,常用PK-15 细胞来分离它,接种 24-72h 后用荧光抗体法检测病原
13. 传染性胃肠炎特征是 呕吐、发热、腹泻、脱水、10 日内死亡率可达 100%,3 周以上猪可自行恢复
14. 魏氏梭菌病是由 产气荚膜杆菌 引起
16. 蓝舌病的特征是
羊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溃疡,以一岁绵羊最易感
17. 牛流行热的临诊变现分为
呼吸型、胃肠型、瘫痪型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变现为
呼吸道型、生殖道型、脑膜脑炎型、眼炎型、流产型 4 种类型
19. 牛出血性败血病分为
急性败血型、肺炎型、水肿型,其中肺炎型的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20. 80.绵羊痘和山羊痘的病变特征为
先在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后为水疱,再变为脓疱,最后结痂
21. 马立克氏病分为 神经型、内脏型、眼型、皮肤型 4 种类型
22. 产蛋下降综合症主要经
垂直传播
2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特点为
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24. 马传染性贫血的症状变现为
运步左右摇摆、步样不稳
25. 禽白血病的发病特征是
性成熟前后发生肿瘤死亡、死亡可达 20%
26. 白僵病的主要侵入途径是
对蚕的体皮接触感染,通过接触感染,不能食下传播
27.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4~8 周龄最易感,寒冷季节严重
28. 犬细小病毒病诊断为 荧光抗体染色、ELISA
29. 犬传染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是
免疫接种、高免血清
30. 鸭浆膜炎的临诊特点是
败血症、眼鼻流泪、神经症状腹泻
31.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表现症状有
兴奋、肛门周围被淡黄色黏液污染
32. 兔黏液瘤病主要是由
吸血昆虫
传播
33. 水豹病毒性肠炎主要经
呼吸道和消化道
传播
34.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传播途径有 食下、创伤感染
2
35. 实验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
病理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分子学诊断
兽医寄生虫病
1、寄生虫分为:单宿主寄生虫和多宿主寄生虫
2、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主要有: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继发感染
3、寄生虫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病原体检查
5、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主要有:组织学隔离;表面抗原的改变;免疫抑制;可浴性抗原的产生;代谢抑制
7、寄生虫驱虫的时间一般为 “虫体成熟前”或“秋冬季”
8、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弓形虫病、利什曼愿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猪囊尾蚴病、棘球蚴病、旋毛虫
9、驱虫后排出的粪便用 “生物热发酵法” 处理
10、家禽的驱虫一般是:先将药物拌在少量湿料内,再混匀于日常饲料中,在绝食 6—12 小时后喂服
11、动物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伊氏锥虫病、新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肉孢子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类圆线虫病、毛尾线虫病、疥螨病、痒螨病、蜱病
12、伊氏锥虫病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在血液中检查出虫体
13、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是:用饱和蔗糖液漂浮法收集粪便中的卵囊,在油镜下检查玫瑰红色的卵囊
14、肉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是:严禁犬、猫接近畜禽
15、华支睾吸虫病的症状多为 隐性感染
16、猪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猪球虫病、猪姜牛吸虫病、猪蛔虫病、猪食道口线虫病、猪肾虫病、猪棘头虫病
17、猪球虫病的诊断方法有:7—14 日令猪腹泻用抗生素无效;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粪检卵囊
18、猪姜牛吸虫病的症状是:猪吃食正常,但消瘦,腹部膨大,腹泻与便秘交替;多为春夏感染,秋冬发病
19、猪蛔虫病感染很普遍的原因主要有:虫体是土源性寄生虫,不需中间宿主;卵壳厚,抵抗性强;雌虫产卵量大
20、猪食道口线虫病的防护方法是:猪食道口线虫病是土源性寄生虫,环境卫生最为重要,贝巴斯虫病属于牛易感染的寄生虫病
21、贝巴斯虫病的特征主要有: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尿由淡红色变为棕红色
22、牛环形泰勒虫的诊断是:血检虫体或淋巴穿刺检石榴体
23、羊泰勒虫病是
由山羊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引起的
24、牛球虫病的
预防方法
是将成牛与犊牛分开饲养
25、马的寄生虫病主要有:马贝巴斯虫病、马姌疫、马绦虫病、马副蛔虫病、马圆线虫病、马胃线虫病、马脑脊髓丝虫病、马浑睛虫病、马胃蝇蛆病
26、马贝巴斯虫病的症状主要有:高热、贫血、黄疸、出血、呼吸困难
27、马姌疫 即“交配疹”由交配时生殖器黏膜感染马姌疫锥虫引起的
28、马绦虫病的诊断是:粪便中发现孕卵节片,饱和盐水漂浮法
29、马副蛔虫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驱蛔灵、精制敌百虫、丙硫咪唑
30、禽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虫病、鸡球虫病、鸭球虫病、鹅球虫病、前殖吸虫病、后睾吸虫病、鸡绦虫病、鸭绦虫病、鹅绦虫病、鸡蛔虫病、禽胃线虫、禽皮棘、螨病、禽虱病
31、组织滴虫病的症状主要有:呆立、头下垂、淡黄色、粪恶臭、肝脏坏死,盲肠溃疡
32、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方法是:采血涂片后瑞氏染色,镜检虫体
33、鸡球虫病的鸡虫发育 不需要中间宿主,鸡是各种球虫唯一的天然宿主
3
34、前殖吸虫病多发于 放养禽,华东和华南多见;主要危害雌禽,特别是产蛋鸡
35、后睾吸虫病的第一宿主是 纹绍螺
36、鸡蛔虫生于 鸡的小肠,为鸡体内最大的线虫;直接发育方式
37、鸭绦虫病
早春以后多发,对 2 周至 3 月龄雏鹅危害严重,引起大批死亡
38、禽胃线虫的症状主要是:贫血、缩头垂翅、下痢
39、禽皮棘螨病主要寄生于 鸡体表
40、犬、猫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犬贝巴斯虫病、犬复孔绦虫病、犬猫蛔虫病、犬猫钩虫病、犬心丝虫病、犬猫蚤病
41、犬贝巴斯虫病的症状主要是:溶血性贫血、低血压休克综合症、身躯摇摆、体温 41℃、黄染、化脓性结膜炎、尿黄色
42、犬复孔绦虫病的中间宿主是 蚤类
45、家禽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家蚕微粒子病、蝇蛆病、蒲螨病
46、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食下传染,经卵传染
47、蝇蛆病的诊断方法是:寄生部位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的病斑,解剖病斑处,发现体壁下的黑色鞘套和淡黄色蝇蛆
48、蜂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孢子虫病、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狄斯蜂螨病、小蜂螨病
49、孢子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寿命缩短、蜂王停止产卵
50、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流行于 我国西方蜜蜂春季多发;4~5 月份多发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1.细菌的生长条件有营养物质、酸碱度(最宜 PH 为 7.2—7.6)、温度(最适宜为 39 度)、气体(O2 CO2)、渗透压
5.细胞质的质粒包括 F 质粒、R 质粒、毒力质粒
6.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有
生物颉颃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
7.正常菌群的分布在
口腔、胃、前胃、大肠、鼻、咽、喉、阴道、尿道口、支气管
8.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
沿穿刺线生长或由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呈放射性状生长
9.细菌的(独)毒力因子是由
侵袭力和毒素
组成
10.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是
敏感、中介、耐药
1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主要材料是 DNA 模版、引物、耐热 DNA 聚合酶、脱氧核苷酶
12.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因素有浓度、性质、作用时间;温度和酸碱度;细菌种类、数量状态;有机物
13.能杀灭芽孢的消毒剂有 氯制剂、过氧化物、醛类
14.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为
不超过 2—3m
15.核酸杂交技术的设计原理是 DNA 双螺旋分子的碱基互补原理
16.鸡疫里氏杆菌的主要症状为 2-3 周龄鸭大批死亡
17.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诊断症状为 败血、神经症、流产
18.布鲁氏菌以 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作为最后诊断
18.猪胸膜肺炎放射杆菌的鉴定方法:
首先绵羊血琼脂培养然后进行 CAMP 试验,再测脲酶活性及甘露醇发酵能力,最后用琼扩试验鉴定血清型
19.炭疽芽孢杆菌在 青霉素培养基 中菌体形成串珠
20.副猎嗜血杆菌的诊断:分离培养要求高、可用胰岛蛋白胨大豆琼脂
21.病毒的基本结构为
核衣壳(裸病毒)、囊膜、纤突
22.,病毒培养作用的细胞有
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
23.细胞的培养方法是 静置培养、旋转培养
24.细胞病变是由
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其表现为圆缩、肿大、形成合胞体、空泡等
25.猪肺炎支原体的具有重要价值得诊断方法为 X 线检查
4
26.最常见的病毒滴度测定技术是
空斑试验、终点稀释法
27.病毒中和试验
是测试病毒和新分离病毒毒株鉴定的最经典的方法
28.PNA 芯片技术
主要用于大批量样本的检测和不同病毒的鉴别诊断
29.免疫转印技术用于
病毒蛋白质的分析
30.伪狂犬的特征为 病毒呈球形,有囊膜、有纤突、基因组为线状双股 DNA,只有一种血清型,有理想的疫苗;感染猪可周期性排毒、康复猪分泌物排毒,但粪尿不排毒
31.腺病毒科包括
犬传染性肝炎、产蛋下降综合症
32.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即
猫瘟热,感染 5 天后可测到中和抗体,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成正比
33.禽正呼肠孤病毒科的特征为
无血凝活性、鸡感染普遍,常无症状或关节炎综合症、暂时性消化系统紊乱
34.鸭瘟病毒的症状是
肠炎、脉管炎、广泛局灶性坏死,产蛋率降 25% 发病率 10%
35.圆环病毒呈球形、无囊膜、共价闭合环状双义单链 DNA、衣壳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确诊需分离病毒后用
免疫荧光法
36.冠性病毒科包括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37.犬瘟热特征为
双相热且第二阶段伴有白细胞减少症
38.狂犬病病毒为
子弹状,有钉状纤突,有囊膜,螺旋对称,单(股)分子负链单股 RNA
39.猪水疱病的感染途径在 伤口、消化道
40.禽流感病毒为
正黏病毒科
41.黄科毒科包括 猪瘟、牛病毒性腹泻、乙脑
42.抗原分子的特性是
异源性、分子大小、化学组成与结构、物理状态、对抗加工和呈递的易感性
43.抗原决定簇即
“抗原表位”,指抗原分子中与淋巴细胞、特异性受体和抗体结合,具有特殊立体结构型的免疫活性区域
4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症状为
发热,整个消化道糜烂,白细胞减少。流产等
45.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为
抗原分子的特性、宿主生物系统、免疫剂量与免疫途径
46.T 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为
T 细胞抗原受体 TCR
CD2
CD3
CD4
CD8 分子。有丝分裂原受体
47.细胞因子是由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IFN-R、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组成
48.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是
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发挥效应、多效性、冗余性、协同性、颉颃性
49.T 细胞识别的抗原的分子基础是
其抗原受体 TCR 和抗原递呈细胞的 MHC 分子
50.参与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因素有
解剖屏障、可溶性分子与膜结合受体、炎症反应、NK细胞、吞噬细胞
51.树突状细胞
是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52.抗体的免疫学功能有
中和作用、免疫溶解作用、免疫调理作用、局部黏膜免疫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如支原体、钩端螺旋体)
53.参与先天性免疫的细胞有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
54.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主要有
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致敏 T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K细胞的 ADCC 作用、NK 细胞识别和破坏异常细胞
55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有
特异性、免疫期、免疫记忆
56.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因素有
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疫苗质量、(疫)病原的血清型与变异、疾病的免疫影响、母源抗体、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作用
57.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是
电解质、温度、PH
58.免疫制备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是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59.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为 IgG 和 IgM
60.免疫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是
特异性与交叉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力(弱能量的非共价
5 键结合)、最适比例性、反应的阶段性
兽医公共卫生学
1、生态系统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有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生态系统的控制
3、生态平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态系统的...
推荐访问:科目 预防 完整 预防科目 预防科目包括哪些科目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