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自评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自评报告,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自评报告 3 3 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自评报告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因此,学校党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坚持把全面实施“05 方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并作为建设鲜明办学特色的优质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工程,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下到实功,做出实效。我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与全校一体化全员育人工程相融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之后,又迎来了省教育厅专家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评估。在“评建”期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006-2010 年建设规划》,对照《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了自评。自评总分为 96 分(详见附页)。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育人资源,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 1636 年的“雷阳书院”。1904年开始设立师范科教育,1978 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 年升格为湛江师范学院。2000 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 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在一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形成子以雷阳书院为源头,以“三陈”(陈殡、陈昌齐、陈乔森〉办学思想为代表,以兴学育才为使命,以“东方阳明之气,人文昌明博大,蒸蒸然士气日上”为精神气质,以“崇德厚道、匡时济世、阳刚有为、追求卓越”为特征的雷阳文化传统。历任学校管理者都以“崇德厚道,为人师表”、“匡时济世,实学报国”为办学方略。致力于培养学生经世报国、兼济天下的精神,倡导探求报国的真实学问。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校就有学生远赴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支教。
长期以来,学校办学坚持德育为先,秉承“崇德、博雅、弘志、信勇”校训精神,坚持“两代师德一起抓”,倡导“以生为本、为人师表、锐意改革”的教风和“崇尚学术、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学风,凝炼成了“百年师范、人文昌明”、“书院精神、高山仰止”的大学风格和“崇徳厚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得益于以“德育为先”的深厚师范文化和浓厚的师德教育传统的长期积淀,逐步形成我校高师教育品牌特色。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重
质量守信誉公众满意学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最近还通过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的验收。正是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师德教育传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条件,有利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优质课程。,. 学校优质的育人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校现有教职工 1393 人,其中专任教师 830 人;高级职称教师368人,其中教授99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36人,其中博士118人:20名教授被兄弟院校聘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有 7 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7 人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5 人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教坛新秀。近年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 780 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50 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 5000 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 110 多项。正是这一大批师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优秀教师,成为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的直接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有的在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等育人工作。每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许多教师积极地承担了带队指导的任务。教师的言传身教,为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和人生导航作用。我校优质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加强“三个课堂”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工程,打造校
园文化品牌,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种国际性、全国性赛事中频频获奖,如:在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节中获混声青年组合唱银奖;我校龙舟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龙舟邀请赛中获混合组 200 米排位赛 C 组冠军;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 ERP 沙盘模拟对抗赛总决赛上获一等奖;“环保时装大赛”活动获全国高校棱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效机制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重视,不能轻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思政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制,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了完善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16 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 12 号文件精神,学校召开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密切配合,全员育人、合力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校专门成立
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以分管党政领导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领导小组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领导小组:按政策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直属学校党委领导,选好配强班子成员。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的意见》等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及条件保障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部署。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全部课程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范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建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要点,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和落实。
学校领导坚持每学期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情况汇报,开会研究并解决思政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坚持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教学的直接指导。围绕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学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加以研究、推进,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管理体制,落实政策待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学校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16 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 12 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一是理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直属学校党委领导。二是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
12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每生每年 20 元的标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和社会考察等活动。三是根据新课程实施方案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分别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五门课程,每门课都开足了教学时数。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量与专业课教学同等计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酬与专业课教师待遇一致。五是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和建设,学校还采取特殊政策,按课程设置了相应的五个教研室。六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扶持,既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定难的问题,又能够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心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七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办公条件。目前,思政部的办公用房已达 230 平方米,人均超过 6 平方米以上。配备有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设施,具备了较好的现代化办公条件,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此外,学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课件、声像资料、图书报刊等的订购方面,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始终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党委工作重要议程,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党委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功能,就必须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党委会议多次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
学问题。学校领导经常以会议指导、深入调研、听课评课等宏观和微观结合方式,加强对思政部的课程建设工作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思想政洽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1、落实新课程方案,规范使用教材。
学校从 2006 级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切实加强了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按时开课和开足课时,有效地保障了教学质量,落实了“05 方案”。具体课时设置如下:《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54 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学分 36 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学分 54 学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 学分 108 学时;《形势与政策教育》四学年共⒉学分,每学期开足 16 学时。
所有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也统一使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编写和印发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 组织开展教学。
2、以教研室为阵地,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思政部根据开设课程设置五个教研室,对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各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并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听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重视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儿年的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和校级重点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生与法》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是重视公选课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品牌。近年来,思政部教师相继开设了《.大学生与法》、《哲学与人生》、《成功与人生》、《大陆与香港反贪法制比较》、《形式逻辑与语言交际》5 门全校性公选课。其中《大学生与法》经过 5 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校选修学生最多的公选课之一,是我校公选课当中唯一的精品课程。全国有近20 所高校推广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
1、重点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思政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知识性传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常规性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有的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专题式、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问
题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有的让学生当“小教师”,选择适当内容,指导学生备课,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老师进行点评。这些尝试,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的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教师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一是积 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政部教师经常主动参加学生的主题班会、党团活动,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手协作,举办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和周末论坛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帮助,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充分展现思想政...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