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4C”x“4P”为主线的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1 11:55:1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j+rr؜{?i.FM9
߽u^vӏm6O6iM|iM<?p/??ixi/6۟駠.i+0P`ii@1A�׫q�k駃vi-Ot|M馞xi.x??m6O.izM?Ѩky计划项目立项20项,浙江省新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4项,结题率100%。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人数多达500名,85%的学生获得各种证书,200余名学生进入吉利集团、海天集团等龙头企业工作。

毕业生质量高、评价好。近四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企业满意度达到92%。毕业学生对专业的满足度由86%提高到94%,毕业生愿意推荐本专业的比例由65%提升到74%,就业竞争指数由83.8%提升到91.6%(据麦可思数据)。

(二)教材建设独具特色,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我们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控机床与编程》《包装机械》,主编的《工程图学教程》《机械制造工程学》等教材已在武汉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等院校使用,效果良好。

机械工程获浙江省一流学科、首批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列入浙江省一本招生。

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获浙江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7项,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7项,为机械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培养模式得到企业、同行的认可,经验得到推广

吉利集团、海天集团、浙江亚太机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对我校学生的工程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并委托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乐歌视讯、宇洲液压等十余家宁波企业在我校设立专项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同行专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我校教师应邀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2017工作会议、全国工程图学青年骨干教师高端论坛等全国性会议上做主旨报告

学校举办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20余场,全国120余所高校近千人次来校交流,积极推广和共享人才培养經验。

(四)成果引起媒体关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专业办学特色

《光明日报》、新华网、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我校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4C”ד4P”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校工科专业的办学特色。我校机械类专业连续五年位列武书连版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一名。

六、结论

大学的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累计投入1.4亿元,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一流的硬件条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因素创新性提出“C4”דP4”四维一体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近十年的不继探索与实践,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高、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工程素养初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企业界及同行的肯定,为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机械类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借鉴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学昌,华顺明,张雷,等.以“C4+P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及应用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8):198-205.

[2]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5):18-30.

[3]吴婧姗,邹晓东.回归工程实践:欧林工学院改革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40-45.

[4]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68.

[5]顾秉林.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9-11.

[6]张学昌,张雷,吴红兵,等.以“C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21-125.

[7]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8]李瑾,陈敏.五元合一:美国工科本科生学习系统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84-91.

[9]覃永晖,吴晓,彭蓬,等.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8):36-39.

[责任编辑:陈明]

推荐访问:为主线 机械类 独立学院 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