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存在着认识不足、档案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这对于建设科学的党员队伍产生了桎梏。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化管理,有助于民族地区高校适应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乃至民族地区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校 学生党员 档案
党员档案是党员身份的重要标志,是记录党员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材料。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政治生活的缩影[1]。民族地区高校由于资金、设备、人才、民族差异等原因,有些地区对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滞后,缺乏妥善的管理,这与我们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要求相悖。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党员管理教育水平,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又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学生党员的身份标志,是从一个入党先进分子跨越到一个正式党员的材料凭据。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不够系统规范,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不少高校对学生党员管理服务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存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少数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不强等问题[2]。这些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也普遍存在,民族地区高校因为经济发展、办公条件、管理设备等原因,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缺乏有效的管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是提高党员素质的基础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就业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学生党员是在学习、工作、生活、品德上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是高校中学生的优秀代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发展、信息专递等相对于东部地区比较落后,部分高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重视学生专业课的成绩,而对学生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日常行为、组织学习等调查不够具体,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实际调查[3]。这些材料最终都是归类到学生党员档案中,如果不加以审查,将影响党员素质水平,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对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证党员素质,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二)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的党建工作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等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民族地区的学生党建工作由于长期地处欠发达地区,由于缺少人员、经费等原因,学生党建工作往往抓得不够实不够细。民族地区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与党建工作息息相关,档案管理可以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学生党员的基本信息,部分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党员及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等施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把广大青年大学生中的有一定思想觉悟并有强烈进取精神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具有共产主义觉悟、良好综合素质、顽强战斗精神的接班人。
(三)有利于民族地区后备人才储备
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民族地区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岗位空缺大。而今,国家正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人才的需求应该更大。这对于民族高校学生而言应该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优秀代表,这些人能留在民族地区就业,将是一笔巨大财富,将有效的缓解民族地区大量人才引进的压力。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时刻关注,能够清楚了解民族地区人才的发展状况,进而较好地挖掘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现状
民族地区高校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往往存在着认识不足,档案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有些发展学生党员的动机不存,存在为发展党员而发展党员,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也就流于形式。许多地方的学生党员档案都只是有学生管理,老师也很少做指导,或者是领导的重视不够,档案管理工作抓得不紧。
(一)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民族地区的高校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缺乏重视,管理只是随便安排个负责人,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属于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并不多。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也不到位,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学习本职工作业务的积极性,创新更无从谈起[4]。民族地区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档案管理的意识比较落后,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应负的法律责任。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人员也缺乏必要培训,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也只是其兼职工作,注重程度也不高,与外界交流也很少。
(二)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在档案法中有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 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实践中,制度的建设相当匮乏,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组织管理,对于保密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参与管理的人员有些思想觉悟不是很高。对于档案的入库,归档,封存,使用,保管,缺乏一个严格规范的使用程序规则等。档案的保管条件也十分简陋,许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也没有专门的保险柜,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损毁等情况。学生党员的档案诚信工作也没落到实处,档案内容准确性核查不到位,有时会出现伪造奖项,瞒报批评的现象。
(三)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不太高
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相对比其他地区的多,这部分的党员往往因为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的特点而大部分会留在民族地区。但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这些民族人才的教育、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影响到这些人才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学生党员档案的有效管理是要服务于党建工作,服务于人才管理工作,服务于基层工作。
(四)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不足
目前,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还在使用十分传统的管理办法,管理方式陈旧,不够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技术十分匮乏。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所需的管理人员多,工作量大,同时也会容易出现错误遗漏。管理体制不创新,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人员往往都注重档案管理工作是否完成,档案管理的过程和成效常常被忽视。
三、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思考
民族地区高校应当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使学生党员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化,保证学生党员档案的合法性,内容符合实际情况,杜绝弄虚作假、伪造材料等现象。只有把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的党建工作才能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为了做好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强化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的核心是人。做好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核心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大部分是由老师兼任,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的业务水平不够高。所以先对现有作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老师了解作为做好管理工作的重点,了解其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态度,是否愿意执行这项工作,对于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看法。对民族地区高校从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现有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对档案管理学习,增强档案管理的各项法律、管理办法,外出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内容,跟其他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学习借鉴等,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不仅是业务管理工作,还是一项严格的政治工作。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员要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高,坚决克服无所谓,各扫门前雪的工作态度。
(二)以制度为依据,加强规范化
加强民族地区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合本地区工作实际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制度来开展工作,一旦有违反应当马上叫停,否则就会导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定出的制度沦为面子工程。在制度上应当明确谁是管理主要负责人,确立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人,确立问责制度。应当在档案材料填写、审查、整理、保管、传递、借阅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规范档案的填写与流通的执行办法,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实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序。
(三)推行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民族地区由于地区差异性,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够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些滞后。对于民族地区新时期发展党员要求来说,学生党员的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要投入经费购置设备,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要重视学生党员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确保能随时随地的查看学生党员的各类信息,而档案资料保存的时间也很长久。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档案数量的成倍增加,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着沉重的库存压力,以及档案自然老化和人为损害的难题,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档案存储载体。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而且能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四)推进档案管理创新化、服务化
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要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寻找更科学,更方便的方法,创新管理方式。首先,可以用档案来做学生教育教学的参考,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党员档案就是一个信息库,学生党员的各类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这些信息在教学实验、思想教育上都可以让教师作为一个参考。当然,创新性并不是不要保密,创新应当在保密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可以用档案来推进党建工作,在档案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创新管理,能很快把学生党员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初步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动态,方便对学生党员的群体思想进行研究,也有利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是做好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工作重点,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工作内容,是基层党建的着力点之一,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推进信息化、创新化、服务化管理,为做好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民族地区高校适应新时期的党员发展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乃至民族地区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 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2]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党[2013]22号.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4号.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