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珍惜粮食散文随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关珍惜粮食散文随笔,供大家参考。
![]()
关于珍惜粮食的散文随笔
民以食为天,人对粮食的需求与生俱来。永远要珍惜粮食, 无论在饥荒时代和富裕时期都要宝贵。下面是美文阅读网给大家带来 关于珍惜粮食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关于珍惜粮食的散文随笔:珍惜粮食
母亲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挨过饿,对食物极为珍惜。她时常 对我们讲,浪费粮食是第三种罪过。桑树的粮食总要做到颗粒归仓, 间或有饭粒掉在桌上,她也会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
有一次,我到老家小住,小弟领着儿子皮皮回来了。中午吃 饭,慌张皮皮不小心将一碗饭撞翻在地,母亲心疼得嘿,弯下腰去, 想把地上的饭捧起来。皮皮大声说:“脏,奶奶!”母亲执意去捡, 皮皮索性走上回去,将地上的饭踩了个稀烂。一向疼爱孙子的母亲气 得责备皮皮:“你这个孩子,这是粮食呀,怎能这样糟蹋?”母亲自 知食物来之不易,她认为护佑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每个人 都不应该浪费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许多对粮食都有一种刻 骨铭心的虔诚。
有次我蒸馒头时,四十岁的婆婆颤巍巍地进了厨房,听见窸 窸窣窣的巨响,我问:“妈,你在厨房干什么呢?”儿媳好像在掩饰 什么。我走进厨房一看,原来婆婆正费力地用手抠蒸隔周围沾着的馒 头屑吃。我说:“妈,您这样不好,不让他们还以为我不让您吃饱饭。
您想吃的话,锅里还有很多馒头。”婆婆未必自然地笑笑:“我不饿, 看见你常将这些馒头屑用水一泡一刷就倒掉了,我觉得浪费了,怪可 惜的。”其实,珍惜粮食无关乎贫富,它体现出的是品德一个人的品 德品德。晚清政治家刘统勋说:“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李 嘉诚用餐简单,一碟小菜、一小碗米饭。最后不仅菜吃光,碗里的饭 也吃到基本上一粒不剩。弘一大师认为,人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
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在他眼里,白菜好,咸苦的蔬菜 好,能有一碗白米饭吃,更是好上加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粮食富余了,有些人却忘记了曾经的匮乏与不 足。孩子扔馒头,大人倒剩饭,讲面子,摆阔气,各种任人唯亲随处 可见。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人要心存敬畏之心,即便是自己 的劳动所得,也没有随意玷污的权力,你可以将富余的物质去接济那 些需要的人。食物将养料融合于人的营养物质血肉中所,从而完成了 鼠类的生存。对食物的敬重,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敬重。
关于珍惜粮食的散文随笔:珍惜粮食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过一所中学,路过学生食堂看到泔水 桶里许多掰开的或成个的馒头,在此之前我感到很惊讶,也很惋惜, 后来听说尽管学生扔饭的事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看到学生畅快们随心所欲糟蹋和浪费粮食,在心痛的同时, 也使我联想到了我们这代人上中学时吃不饱饭的情景。那时,正值六 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每人每月只供应二十几斤粮食,特别是在 学校食堂吃饭的学长,每天只有六、七两粮食,根本吃不饱,有的同 学甚至无法忍受在逃学私立学校的饥饿而经常逃学回家。那时学校食 堂每天早先、晚饭都是粥和咸菜,中午吃一顿面饭,菜是一碗土豆汤 或疙瘩白菜汤。由于饥饿,大伙有时会到学校的园田里“偷”疙瘩白、 大疙瘩、罗卜、白菜等充饥,学校纪检虽然有时也追查,但是最起码 不会找到证据的,因为“偷”来的菜都会被同学们消灭的不剩一丝一 点的面食残渣。,由于饥饿,秋天学校园田收获后,同学们就会搜索 到园田进行一遍遍的搜索,把小的同手指肚大小芥菜疙瘩都挖来充饥, 把珠子白根挖出后,用小刀把外层的硬皮削去,能咬得动的部分都会 吃到肚里。要是能辨认出几根小罗卜,那就欣喜若狂了。由于饥饿, 有时同学们还会偷偷溜出学校,到菜农收完土豆的地里去遛试著土豆,
寻找丢掉地里的菜、罗卜等来填充耳朵。那时同学们都渴望到学校建 在鹅蛋墚村子的校办农场去劳动,因为时中午可以在农场吃上一顿饱 饭。特别秋天到农场秋收时,中午饭每人可发给三个代王或两个馒头, 外加一碗熬豆角或熬土豆窝瓜,每当这时,都会风扫残云一般把分到 的饭菜吃光。当然,这样的年代已成为历史,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了, 但从这个年代过来的人是不会舍弃的,所以也养成了宝贵粮食的“毛 病”。眼下许多年轻人对我们这种“吝啬”的“毛病”嗤之以鼻,这 可能就是代沟吧。
说起浪费和毁掉粮食,现在不仅仅是学生,已成为全社会的 一大通病,单位吃喝招待的宴请,由于标准越来越高,有许多饭菜白 白的浪费了;朋友之间的聚餐,由于相互攀比,越来越奢侈,也浪费了 许多给养和菜肴;红白喜事的宴席,也是越办越红火,越来越讲排场, 更造成许多尽量减少的浪费;就连个人家由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时 常会倒掉许多剩饭、剩菜。这些糟蹋和浪费粮食的现象,焦虑一方面 让人感到心痛和焦虑,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无奈。
粮食是物质人们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人们活命 的毛序。从某种意义来讲,珍惜粮食就是铭记珍惜了我们的生命,也 是珍惜了社会制度的财富,更是可贵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古诗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在粮食贫乏年代,领袖人物也教导 我们要“备战、备荒为人民”呢。可见珍爱物资是我们中华民族珍爱 源源流长的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拿走啊。
让我们珍惜粮食吧!
关于珍惜粮食的散文随笔:让我们从珍惜给养开始
中国人口超过 13 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出 1.5 亩,是世界人均 值的 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销声匿迹速度在消失。
我国东部 600 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国际劳工组织确定的 0.75 亩的 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 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 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
食即约有 850 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能都知道,我 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花掉 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 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资 源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上为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提高效率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 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重这种创 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法的尊重、对创造 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付出劳动法辛勤劳动、大自然 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 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 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 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 的是对劳动人民朴实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体 育精神。我国现在又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近 3000 万人尚未逐 步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每一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 想。今后缺粮的状况在世界性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 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 宝贵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 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说起吧。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