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腹腔镜手术组(196例)和传统手术组(188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手术;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临床效果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该病唯一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易复发。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其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最主要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8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188例)和腹腔镜手术组(196例)。传统手术组男172例,女16例;年龄8个月至13岁,平均(5.5±0.6)岁;单侧疝178例,双侧疝10例。腔镜手术组男175例,女21例;年龄10个月至11岁,平均(4.8±0.7)岁;单侧疝150例,双侧疝46例;其中术前明确诊断双侧疝15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31例。
1.2手术方法
腹腔镜手术:术前禁食禁水4~6h,入手术室前嘱患儿排尽小便。手术时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患儿取头低足高体位,身体向健侧倾斜15°。选择脐上部为观察孔,做5mm切口,用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将气腹压设定为8~10mmHg(1mmHg=0.133kPa),脐上部切口戳入5mmTrocar并置入腹腔镜,脐下部约3cm正中线作3mm切口戳入Trocar作为操作孔,置入微型抓钳,探查腹腔,找到患側内环口,明确内环口位置、大小、有无内容物嵌顿等情况,同时观察对侧是否有隐匿性疝。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1mm皮肤戳口,从戳口用带线穿刺针携带7号线刺入,将针沿内环口的内侧在腹膜外潜行(注意不损伤腹壁下动脉),并在输精管及精索血管表面穿刺完成内环口的内半周缝合,刺破腹膜,将线尾留在腹腔内。将穿刺针退至腹膜外(不完全退出腹壁),沿内环口外侧腹膜外层潜行刺入,从原刺破腹膜处穿出,将线尾套入并带出体外,完成内环口的外半周缝合,将阴囊内积气(或积液)挤入腹腔,收紧缝线,结扎内环口,将线结埋于皮下。双侧疝或对侧存在隐匿性疝,用以上方法实施另一侧手术。腔内操作完毕后,解除气腹,脐部切口可用4-0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或用医用胶粘合,结束手术。传统手术组采取腹股沟区横切口或斜切口,完整分离疝囊至颈部,行高位后结扎术。
2结果
2.1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行传统方式手术。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仅出现3例轻微的腹胀和2例阴囊肿胀,无其他类型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传统手术组腹胀10例,阴囊肿胀12例,切口感染1例,疝复发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为0.8%~4.4%。主要发病原因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腹腔内压力增高是促发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腹股沟处出现肿块,多数可进入阴囊,平卧或自行用手按压便可还纳入腹腔,部分病例可发生嵌顿,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如不能及时还纳,会造成嵌顿的肠管坏死,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命。1岁以内的患儿,虽有自愈的可能,但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反复发作,因此,对小儿腹股沟疝,一般主张手术治疗。由于小儿在发育过程中,腹肌随躯体的生长逐渐强壮,腹膜也逐渐增厚,所以,通过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传统手术采取腹股沟区横切口或斜切口,完整分离疝囊至颈部,行高位后结扎术。手术需逐层解剖腹股沟管、精索等,游离近端疝囊,必然对周围组织形成一定的损伤。且术中会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增加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的风险,严重可造成睾丸供血不良或肿胀,另外,传统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主要有阴囊血肿、发热、切口感染、疝复发等。腹腔镜技术于198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1991年引入到中国,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手术范围亦越来越大。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已成为新的经典术式。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几乎无瘢痕,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本组所有腹腔镜手术(包括双侧疝),均采用脐部及脐下5mm及3mm小切口,对患儿创伤极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时间在12min以内(平均8min),术后2~3个月几乎看不见瘢痕。(2)不破坏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避免了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3)经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疝内环高位结扎,能达到真正的高位结扎,复发率极低。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腹股沟疝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应该根据患者家属意愿、术者技术水平以及所在医院具体条件个体化选择。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优势明显,且风险不高,对于有腹腔镜设备的医院和有腹腔镜技术基础的医师,鼓励开展;对于无条件的医院可以尽量开展小切口手术,以减少局部创伤和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初学术者建议采取传统术式,显露充分,操作轻柔,避免副损伤。
参考文献:
[1]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27.
[2]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93-400.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