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XX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2-11-02 12: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XX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XX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农民等六类普惠群体的金融服务力度今年以来我中心支行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方式积极在我市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XX 年人行支行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 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农民”等六类普惠 群体的金融服务力度,今年以来,我中心支行采取试点先行、 逐步推进的方式,积极在我市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取得了较 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建立机制,有效增强普惠金融发展合力。

 我中支成立了推进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向 xx 分行申请在 xx 县开展普惠金 融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按“工作目标数字化、工作项目固定 化"的要求予以推进,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建立了金融机 构推进工作联络员制度,召开了银行机构推进工作会议。邮 储银行等机构按上级行要求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举行 了揭牌仪式。

 试点先行,探索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在推进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xx 县从“服务直通、资金 融通、支付畅通、教育疏通"的“四通”建设着手,积极探 索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

  一是建设“一站一库"促服务直通,推动村级金融服务体 系提挡升级。着力拓宽“惠农金融服务站功能”。探索“1+N” 发展模式,除基本的支付服务外,将零钞办理、残损币兑换、 贷款需求和保险需求预约登记等纳入服务站功能范畴;开展 “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托县“社会管理网格化服 务平台”,研发“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嵌入该平台,面向全 县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采集涵盖“基本信息、经 济信息、金融信息、其它社会信息"等四个方面的信息。

 二是推行“双助"模式促支付畅通,有效提高农村支付便 利化水平。结合农村地区以老年人和新型农业主体为主的现 状,以服务对象主导支付方式的精准接入,分别推行“商户+ 取款终端”、“经营主体+移动支付”。一是“商户+取款终 端”模式。指导农商行在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布放“自助式 取款终端",有效解决了老年人使用存折支取的习惯。到 11 月末,共在全县 51 个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布放“自助式取 款终端";二是“经营主体+移动支付”模式。直接向新型农 业主体布放移动 POS 及开通手机支付功能,帮助其不限地域、 不限时间随时随地解决支付问题。到 10 月末,共向全面 1344 个新型农业主体布放移动 POS,手机银行覆盖率达到 100%。

 三是加大惠农创新促资金融通,加快金融支持城乡经济 普惠步伐.紧紧瞄准农村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般农户 及贫困农户三类经济主体,指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灵活多样

  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金融产品供给水平。一是聚力 金融精准扶贫。实行“贫困农户+经营主体+承贷银行+风险 补偿”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了小额扶贫贷、产业扶贫贷、 欣农贷等 5 个信贷产品,到 11 月末,全县扶贫贷款已突破亿 元大关;二是聚焦农业产业结构.围绕稻虾连作、蔬菜种植、 花卉苗木等县域特色涉农行业,引导农商行积极拓展“升易 兴”、“升易隆”等融资卡信用产品,支持建行、邮储银行、 农商行以交易流水为基础,全面推广流量贷款,有效满足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乡镇商户资金需求。

 四是打造“四+一”工程促教育畅通,有效提升农民群众 金融素养。从“金融政策、金融知识、金融技能"三个层面 入手,积极推进“一群、一校、一册、一栏+金融宣传小分队” 的“四+一”工程。一是建立普惠金融政策微信群,由人民 银行或农商行人员定期在群内发布相关金融政策,与群内成 员开展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二是开办普惠金融夜校,重点 围绕支付工具应用、银行卡安全使用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 金融使用技能;三是编制《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手册》,根据 农村受众群体特点,系统宣介金融知识;四是开辟普惠金融 宣传专栏.借助村委会广场宣传栏,定期宣传金融相关小知 识。在巩固“四个一”工程的基础上,还组织金融机构组成 “金融宣传小分队",提供金融知识“送货上门”服务。

 加强保障,确保普惠金融试点稳步推进.

  一是健全融资引导和监管差异化机制。积极运用差别化 存款准备金、宏观审慎评估等货币政策工具,体现普惠金融 导向;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不良容忍 度的监管要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

 二是建立普惠金融统计常态化监测机制。按照人总行制 定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普惠金融指标统 计和发展政策效果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施。

 三是建立普惠金融风险防控联动机制。加强风险监管, 做好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和控制工作;建立企业金 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完 善金融执法体系,有效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发展普 惠金融的同时,保障金融安全。

 二、主要成效 村级金融体系深入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 里"。

 截至 11 月末,试点地区 xx 县共有惠农金融服务联系 点 445 个,建成标准化的惠农金融服务站 211 个,共布放“自 助式取款终端”51 个,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布放移 动 POS1344 台,开通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 63074 人次;

 累计办理小额取现业务 8。8 万笔,金额 9792 万元,惠及农 户 51 万人;设立水稻、能繁母猪、“两属两户”农房保险 等,覆盖面均达到 100%。

  农村信用信息无缝对接,打破了金融准入的最后“一道 门槛”. 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构建信用信息整合 制度,健全信用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信用信息不对称 的难题,为金融机构识别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水平提供 了有效途径。据统计,农村各类信用主体对金融机构服务的 满意率比试点前提高了 5.5 个百分点。

 农村信贷获得感全面提升,促进了城乡社会经济“一体 化"发展.截止 11 月末,xx 县各项贷款余额 86。2 亿元,比 年初增加 13.2 亿元,增幅 18.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 71。

 15 亿元,占贷款总额的 82。63%,比年初提高 7。4 个百分 点.其中:全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 1.56 亿元,支持和带动贫 困农户 2108 户.

 普惠金融知识的深情普及,提升了农民群体综合金融素 养。试点近一年来,xx 县累计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20 余次,基本实现了镇、村全覆盖,农户和基层干部受训面超过 30%,通过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广大群众的金融意识和维权 意识普遍增强,参与金融活动、运用现代金融工具的能力显 著提升,人均账户拥有量、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人均非现金 笔数较试点前分别增长 9.1%、5.6%、12.4%.

  

推荐访问:金融辅导队帮扶小微企业经验材料 支行 人行 经验交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