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大用
摘 要: “小乐器演奏进课堂”这个核心,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乐器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以此发挥学校的艺术优势,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开创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特色教育之路。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关键词:竖笛进课堂 铝板琴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150-02
“小乐器演奏进课堂”这个核心,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乐器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以此发挥学校的艺术优势,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开创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特色教育之路。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实现学校乐器教学的普及,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校风班风建设,净化学习教育环境;探索“器乐进课堂”新的教学活动模式,促进学校艺术学科教学,培养一批新课程下的新型的音乐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艺术人才。
一、竖笛进课堂
八孔竖笛因其有携带方便、音色明亮、造型美观、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竖笛教学应注重以下“三步曲”。
1.兴趣“前奏曲”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1.1精心组织教学,开篇上好第一课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如它的形状、特征、分几个部分及各部分名称,以及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乐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看看: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听听:欣赏竖笛演奏,是起始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了解了竖笛的知识后,应及时进行竖笛演奏,以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此时,教师选择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作为范奏,并配以相关伴奏音乐及与音乐相符的画面背景,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现的美好意境所吸引、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热爱竖笛,热爱音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1.2优化教学过程,轻松上好每一课。
在竖笛教学中应遵循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化教学过程,采用示范式、分解式、欣赏式、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竖笛。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奏之后,让学生识唱旋律,找出乐曲中的异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两句旋律只有结束音不同,这样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快就消除了。教师再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学生们在竞争情绪的驱动下,很快就学会了。此时,再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学吹另一乐句。这样,同学们兴味盎然、轻轻松松地学完了全曲,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2.基础 “练习曲”
乐器的演奏技巧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掌握扎实的吹奏技巧也是竖笛教学的重要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
2.1培养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演奏者的形象、演奏质量的优劣,还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如:呼吸的运用、发音的正确、音色音量的控制、运舌的技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抬头挺胸脚放平,手指放松轻轻吹”,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或跷起二郎腿演奏、吸气浅和吹奏时用气过量、挤冲等不良习惯。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乐曲来训练各种呼吸方法。如:用《雪绒花》等优美抒情的乐曲,来训练急吸缓呼法,用断音奏法演奏《啄木鸟》等欢快活泼的乐曲,来训练急吸急呼法……有意识地选择教材,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各种呼吸方法。
2.2扎实练好单吐法
单吐法又称基本吐音法,是竖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技能。教师如果指导不当,容易出现只呼不吐、用力过猛等乱吹毛病,对竖笛的发音、音色和气、指的配合有着直接的影响。
训练吐音时,可以采用游戏法、示范法、讲授法、朗读法等方法,或综合运用,使学生养成演奏吐音的良好习惯。
教师再通过准确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时运舌的动作和力度。待学生们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后,再到竖笛上吹奏,就能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这种先读后吹的方法,避免了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盲目吹奏,教室里出现一片乱哄哄的局面。
2.3分层教学,共同提高
在竖笛教学中,我注意让每位学生依据他们各自不同需要,获得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成功。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我们将要求降低到最低限度,让他们在掌握了最简单的技巧后,逐步加大难度。每一次取得微乎其微的进步,也给予祝贺和鼓励,以此树立自信心。运用“一帮一”的方法,让优等生辅导帮助他们。由于少了对教师的畏惧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使共同进步成为可能。对于大多数学生,他们符合正常的教学水平。我采用“听听、吹吹、评评”的态度,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要求准确熟练地吹奏简单的乐曲,进一步提高情绪和技巧要求。对于少数优等生,他们不但能很轻松地完成音乐课上的吹奏作业,且有着极大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则可以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吹奏曲,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其获得成功的发展。
3.情感“奏鸣曲”
如果说技巧是表现音乐的手段,那么表现音乐的内涵情绪就是把握音乐的灵魂。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是如果缺乏感情投入,即使学生有过硬的演奏基本技能,也无法深入地表达音乐的内涵。因而,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和表现音乐。
3.1以情激情
任何音乐作品都是教师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或范奏传播给学生的。优美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当教师用生动、悦耳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解时,就能把作品解释得引人入胜;教师也可以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创设新颖、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然后教师用优美动听的笛声来范奏,使学生情发于中,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如在教学《念故乡》这首乐曲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欧美风情的画面,声情并茂地讲述:“作曲家德沃夏克来到美国后,强烈怀念亲爱的祖国和自己的故乡,如同怀念慈祥的母亲一样!”这部作品的情感基音深深地打动了学生。
3.2以唱带吹
以唱带吹——即用歌唱的状态、感觉去吹奏竖笛,就是要求学生像歌唱一样富有感情地演奏。以唱带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音色,把握音乐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很好地解决音乐的情感性。
在教学《云》时,我先让学生演唱旋律和歌词。此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诗情画意。演唱时要求声音抒情柔和,咬字吐字柔和圆润,随着旋律的进行慢慢吐出,气息要求绵长均匀。在吹奏时,同样要求学生注意气流的松缓,旋律的连贯流畅。然后,再体会每个乐句内在的、自然的力度变化,表现出旋律的抑扬顿挫,准确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二、铝板琴进课堂
击奏体鸣乐器。用于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打击乐器。
铝板琴为法国米斯泰尔发明。最初的发音体用一系列音叉,亦称钢叉琴。1886年正式命名为钢片琴(又名铝板琴),实际现在的铝板琴音条和共鸣管均以铝制作。铝板琴外形如小形簧风琴,声源体为金属板条,以类似钢琴的击弦机击奏、有踏板制音器控制音响的长短,和键盘钢条琴相似,但每一钢音条下方附有共鸣管,放大音量,并使音色清晰纯净。钢片琴音域一般为2个半八度。铝板琴是钢片琴的别名。
如一年级下册的《闪烁的小星》 1=C 2/4
1 1| 5 5|6 6|5-|4 4|3 3|2 2|1-|……
学生们学会了整首歌曲,再带入音乐教室去上铝板琴效果很好,他们能随着音乐边敲边唱,对认识音高以及表演乐曲有了很大提高。
小乐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了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某种程度上辅助了德育教育,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了校风班风建设,净化了学习环境,还起到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促进效能。提高知识科的学习效率,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理念。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