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论印青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唱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6 15:40:3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印青是我国一级作曲家,声乐作品成果极多,尤其是军旅歌曲、政治歌曲和民族歌曲影响深远,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在民间流传甚广,他的声乐作品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贡献了力量。本文通过对他作品特征分析,提出了演唱者在演唱其作品时的演唱方法,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印青;声乐作品;创作特征;演唱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2-0052-02

印青(1954- ),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2015年6月18日,印青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80年开始创作,99年他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研究生班毕业;2000年印青调总政歌舞团任创作员;2003年被任命为该团副团长,2006年被任命为团长。代表作品有:《天路》《西部情歌》《永远跟你走》及《新四军》等影视音乐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印青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印青先生的声乐作品选材多样、内容繁多,在4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艺术作品1000余部,有歌曲、歌剧、舞剧和交响乐等,这其中以声乐作品数量为最。因为工作原因,印青的很多声乐作品属于军旅题材,其他的则是一些旋律性较强的抒情歌曲,无论什么题材,印青的歌曲都是紧跟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观众认知度较高。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印青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一)紧跟时代特征

音乐属于典型的艺术作品,任何艺术作品会有时代印记,印青把握时代特征,创作的声乐作品很多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心理意愿,同时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了很好的宣传教育,可以说印青的作品是跟党走的作品,是体现国家进步的作品,是展示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作品。

印青创作了大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描写政治领袖、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政治类声乐作品,我们所熟知的有《走进新时代》《在灿烂阳光下》《复兴之路》《祖国在召唤》等。这些歌曲有的是描写歌颂了伟大的历史事件,有的是对1997年香港回归的纪念,有的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对复兴对强盛的企盼,有的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这些歌曲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振奋人心、催人上进。歌曲旋律优美,脍炙人口,感情朴实醇厚,既可以由歌唱家单独演唱,又可以是合唱的形式集中展现,歌曲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委婉。印青将政治题材类歌曲群众化,在能够准确反映政治、社会和事件因素外,他将人民群众的想法和感情融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这样的作品紧贴百姓心声,宣传教育效果极佳。

作为军旅歌曲的创作者,他创作了大量描写部队生活、描写官兵感情的艺术作品。自古以来,军队中就存在军旅歌曲的传统,军旅歌曲可以是军队的宣传工具、也可以是军人的精神寄托,是军营文化的具体表现。印青的军旅歌曲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队纪律歌曲,通过歌曲让广大官兵严明军队纪律,比如《严守纪律歌》等;另一類就是军队抒情歌曲,印青这类歌曲所占比重非常大。在抒情歌曲中有的是具有军队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通俗抒情歌曲,比如《说句心里话》《军营男子汉》等,这类歌曲是军营正统文化、军营现实生活的具体表现,非常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或者说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整个社会对军人的认同感在下降,对当兵打仗在疏远,军营内部也出现了很多人心浮动、不甘寂寞的情绪。印青通过创作歌曲在呼唤人们心中对军人的重视,教育军营中官兵的军人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个时期的声乐作品更多的是细腻的诉说,娓娓道来深入人心,比如《当兵的历史》是充满着无怨无悔的青春气息,充满着对军营的向往;比如《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是反映军人的爱情、反映了军人及军人家庭对祖国的奉献。所有的这些军旅歌曲都是广大军人及军属的心声,因此这些作品无论在军营还是在社会都具有较高的认可。

印青同志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声乐作品,这类作品包含众多内容,体现了作曲家的社会责任。比如2003年在抗击非典时,创作了歌曲《凝聚每份爱》鼓励社会对抗击疫情的必胜决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又创作歌曲《凝聚》鼓舞人民抗击灾情,重建家园;青藏铁路通车之后献上歌曲《天路》更是细腻地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作品都体现了重大社会事件,传递了人间真情,在广大人民之中广为流传。

(二)浓厚的民族风格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各民族习俗和文化不同,在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发展过程中创作了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作为当代中国音乐家,音乐作品一般都会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民族风格。印青的声乐作品民族风格鲜明,既有南方委婉的气质又有北方豪迈的品格,有的作品还有陕北秦腔、西南民歌、宗教音乐的影子。

世纪之初,伴随着祖国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印青创作了具有时代背景和西北特色的歌曲《西部放歌》,歌曲西北风浓厚,整个曲调如陕北信天游般高亢嘹亮,歌曲前半部分旋律悠扬、节奏轻盈,后半部分增加了很多装饰音色,极具陕北民歌特色,高潮之后旋律下行,引入陕北民歌的调式音,并伴有唢呐等民族器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北人民对西北大开发的渴望。

2001年正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年份,印青用作曲家特有的方法歌颂了这件利在千秋的丰功伟绩。他将青藏铁路建设的历史事件用极具藏族风格的歌曲《天路》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是一首流行歌曲,但歌曲大气恢宏,前奏部分直接使用两个反复的乐句进行变化,带给听众的是湛蓝的天空和广阔的青藏高原,第二乐句同样使用反复手法,在第一句织体上厚度和力度进行加强处理,前后的反复及第二乐句的强化,都深刻地表现了青藏高原的壮阔宏伟,在前奏结尾之初,作曲家将旋律减缓并悠长化处理,很好地将一位藏族姑娘的感受引进作品,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天路使用了藏族歌曲中最常见的五声羽调式手法,并增加了很多装饰音、倚音等,这些藏族民歌元素的运用都将青藏高原和藏族人民的风格鲜明地表现出来。

二、印青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

我们作为演唱者,要想把一首优秀作品演绎完美,就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需要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制作目的,要了解这首作品的核心思想,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将演唱者自身的情感融合歌曲,通过熟练的演唱方法,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在观众中间引起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可。下面我们就从气息使用、字正腔圆、音色控制和节奏把握等方面分析印青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

气息使用主要是指演唱者对自己呼吸的控制把握以及通过喉咙、鼻腔、咽腔控制所获得的头腔共鸣,一位优秀的歌唱家一定是位气息控制大师,呼吸就是演唱的基础,是声音的源泉,气息使用时演唱基本功,需要演唱者日积月累的练习。印青很多西北风、藏族风的作品中高音较多,有的达到了high降e,这些都增加了演唱难度,演唱这些高音就要把气息练得够足够深,演唱时还不能把气吸得太多、太深,这样会影响演唱效果。演唱印青作品时,演唱者对换气的把握需要细细琢磨,设计好合理的换气位置尽量减少提前换气,否则将破坏段落句子结构,影响作品艺术效果。

字正腔圆主要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准确,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和民歌中特定衬音。声乐在某种意義上是语言的延伸,字正腔圆就是演唱者日常训练的目的。在平时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汉语发音规则和演唱规律,一般情况下演唱中咬字主要部分多是汉字的声母部分,这和平时说话有所区别,平时咬字声母音较长,演唱时要把握声母长度。在高音部分不能因为演唱难度增加而降低吐字的清晰程度,这个时候更要注重“腔圆”,运用“头短腹长尾押韵”的发音技巧,保持口型,减少多余动作,使发音准确。印青作品中不少带有少数民族的汉字或者发音就需要演唱者多做模仿,尽可能地保持民族风格。

音色控制是声乐演唱中的传统要求,演唱者总的音色是基本固定的,不过根据作品表达感情的需要,对音色很有讲究,明亮与暗淡的音色,豪迈与婉约的音色所表现作品效果差异很大。演唱者通过平时练习,增加对自身音色的控制能力,在伤感、犹豫等感情中使用暗淡一些的音色,在激动、愉悦感情中使用一些明亮的音色。同时,在控制音色中还要考虑音量的控制,展现激情、表达愤怒时可以调高音量,娓娓道来、回忆往昔时可以降低音量。

节奏控制就相对容易一些,不同的节奏能够表达作品家所希望的艺术效果,演唱者一定要准确地把握节奏,要了解作曲家使用节奏的目的,在表演中使用适合的节奏。有的歌曲通过不同节奏演绎,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完全不同,这样的作品更需要演唱者了解其节奏变化,在演唱中进行把握。

结语

印青先生的声乐作品挖掘于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其作品政治责任感强、歌颂祖国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作品背景地域广阔,乡土气息浓厚,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总的来说就是印青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对党、对祖国、对部队、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在人民群众之间传播着正能量。我们在演绎印青作品时,不但需要良好的声乐功底,更要分析作品的核心思想、创作意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声乐作者所要表达炙热情感,发挥歌曲的最大魅力。

[参 考 文 献]

[1]陈志音. 印青:当兵的历史更浪漫 [N].音乐周报,2007-08-29.

[2] 刘璇. 军旅音乐讴歌新时代 [N].解放军报,2001-08-16 .

[3] 屈塬. 缪斯之子——关于印青的随笔 [J].人民音乐,2008(11).

[4] 叶兰. 论印青的歌曲创作特征 [J].文海艺苑,2009(06).

(责任编辑:郝爱君)

推荐访问:声乐 试论 特征 创作 演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