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舒伯特钢琴伴奏的音乐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6 15:45:08 来源:网友投稿

材料,F大调。第三部分回到降B大调,重复了第一部分第一句的材料。尾声两小节,最终结束于降B大调的主和弦上。

(二)和声上

舒伯特的《圣母颂》,主调为降B大调,整首作品围绕着降B大调进行,在和声的处理上,打破了以主、下属、属的正三和弦的和声框架,增添了大量半音化和弦。这些未被解决的并带有经过性质的和声实则是一种弱化和声功能语言,弱化调性的处理手法,有着较为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例1)两小节中,第二小节的和声走向:VII7/V——V7/III——VII7/VI。这些连续未解决的和弦,以及低声部半音化的走向,增强了作品的色彩性和渲染了少女那迫切又顾虑的心情。

(三)调式调性上

这首作品采用了近关系转调的形式,虽然第二部分的转调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材料一樣,但是调性由原来的降B大调转为F大调,有前后呼应的特性。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少女的独白。第二部分转调,第三部分又转回了降B大调,表现出少女更加热切地希望得到圣母的爱怜。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的结合

(一)诗与乐的结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很有意境,他和很多作曲家有一点大不相同,就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为诗歌而作,把诗歌的美通过歌曲表现出来。

在歌曲的第八小节,出现了全曲的最高潮,随之音乐渐渐趋于平静,最后,全曲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不但对虔诚的情感进行烘托,还紧密的把全曲联系在一起,给伴奏以新的形象。

(二)钢琴伴奏对歌词的补充

《圣母颂》首先是以一段流动的钢琴伴奏开始,通过用左手弹奏的八度八分音符,右手弹奏的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静谧和谐的融入到了歌曲当中。歌词中把伴奏带出的感情唱出来,伴奏织体也一直连绵不绝的贯穿于整个曲调。

四、结语

伯特的《圣母颂》这首作品在演绎过程中,钢琴伴奏承担着为旋律及歌词内容展示空间,渲染和补充的形象的作用。《圣母颂》这首作品要在“情”的统领下,写意、言情、传神,这样这首作品的独特魅力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余峰.浅谈宗教题材艺术歌曲《圣母颂》的音乐特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10):73.

[2]姚燕玲.舒伯特《圣母颂》的艺术处理[J].知识经济,2009(11).

[3]王茹.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特点[J].美与时代,2007(10):110-111.

[4]岳雷.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和审美内涵[D].济南:山东大学,2008(04):21.

作者简介:吴梦蝶(1992—),女 ,安徽淮南人,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推荐访问:舒伯特 伴奏 钢琴 分析 音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