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概述教学设计(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液概述教学设计(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表 课 题 血液概述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21 级护理班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熟悉血液的组成。2.掌握血液的功能。
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
教学难点 血液的功能。
课 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PTT)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并进行提问。在引入课堂新知识内容,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组成 1.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充满于心血管系统的流体组织 。
2.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比容。成年人血细胞比容正常值:男性为 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为 55%。
3.血浆蛋白 (1)分类:白蛋白(albumin) 40~50g/L、球蛋白(globuin) 20~30g/L、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2~4g/L,白蛋白/球蛋白(A/G) 1.5~2.5 ∶1。
(2)生理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缓冲功能;③运输功能;④营养功能;⑤参与血凝、抗凝和纤溶;⑥免疫功能。
血液的组成 三、 血细胞比容 三、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一)血量 1. 概念 血量(blood volume)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 7%~8%,即每千克体重约有 70~80ml 血量。
2. 组成 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
不同失血量对人体的影响 失血量 失血量/总血量 对机体影响 58 42 三)血液理化性质 1. 颜色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动脉血由于含氧合血红蛋白较多,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还原血红蛋白较多,呈暗红色。
2. 比重 正常人全血比重为 1.050~1.060,其高低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的比重为 1.025~1.030,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 黏滞性 全血的黏滞性为水的 4~5 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黏滞性为水的 1.6~2.4 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4. 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的数目成正比,与溶质的种类和分子大小无关。
(1)血浆渗透压组成: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组成: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形成,80%来自 Na+和 Cl-。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分子颗粒形成,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2)血浆渗透压作用: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以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起重要作用。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注意:
等渗溶液(如 0.9%NaCl、5%Glucos):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
等渗溶液 ≠ 等张溶液 1.9%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其不是等张溶液。
0.9% NaCl 既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
5.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呈弱碱性,pH 为 7.35~7.45。血液的酸碱平衡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对,如血浆中的 NaHCO3/H2CO3。
500ml 10% 无明显反应,通过心脏活动加强、贮血库血量释放代偿。
1000ml 20% 失代偿,有体位性低血压,可出现口渴、恶心、乏力、眩晕、手足厥冷、脉搏加快、血压降低、站立或轻微活动时可发生晕倒。
1500ml 30% 卧位时即有低血压休克、缺氧、心跳加快、脉搏微弱、皮肤苍白、湿冷、易死亡。
作 业 1.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2.血液的功能有哪些? 后 记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