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术虾教案8篇
美术虾教案8篇美术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虾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大家一定要将教案先制定好,只有将教案提前制定好,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出错,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虾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
2、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3、是否发挥合作精神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集体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二、讲授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
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1、地毯的图片
2、图案的书籍
3、民间剪纸作品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三、布置作业
学生运用剪或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用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材料来设计。
分组把设计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收拾和整理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后小结:
这课学生设计的地毯五花八门,真是太好了,运用色块,线条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地毯图案,作业效果很好!
美术虾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橙、绿、紫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教幼儿学会印画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藕头,萝卜头,青瓜头,海绵印,印章印,各种图案衣服展,水粉颜色,作业纸,娃娃,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1)我们班上小朋友的衣服可真漂亮。
(2)放录音(娃娃哭)原来娃娃想要块漂亮的花布做衣服,这样吧,我们每人印一块漂亮的花布送给娃娃好吗?
2、复习巩固幼儿对橙、绿、紫三色的认识,教幼儿用这种印章印画的方法。
(1)出示水粉颜料,问:这是什么颜色?这和柑橙的颜色一样,叫橙色。出示绿色,问:这是什么颜色?这和树叶小草的颜色一样,叫绿色。出示紫色,问:这和葡萄的颜色一样,叫紫色。
(2)教师出示藕头等印章,示范讲解印画的方法:随意挑一个印章,在水粉颜料中蘸一下,没有颜料滴下来,就可以印了。用力按在纸上,再轻轻地拿起来,这样一个美丽的图案就印好了。还可以多印几个,颜料不够可以再蘸。
(3)交待要求:老师准备了三种颜色和许多印章,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一个印章只能蘸一种颜色,图案间要留出一些空白。
3、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提醒幼儿图案不能印的太密,也不能太空,不然都不漂亮,图案之间要留出一些空白才好看。
4、结束活动
教师抱娃娃看画,走一圈。娃娃高兴地唱歌。
四、各领域渗透
语言:认识三原色以外的颜色,橙、绿、紫的名称,对颜色进行联想描述。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寻找生活中服装上有些什么图案,让幼儿自己发现身边到处都有图案。
六、环境中渗透
教室设置花布衣服的展览,让幼儿互相观察服装的图案与颜色。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家里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图案,并学习讲述简单内容。
八、活动评价
美术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故事的表现。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学具:谚语故事、故事画、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老师: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出课题)故事画
2、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虾教案篇4
一、活动内容:绘画《蔬菜印画》
二、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胡萝卜、藕、甜椒、黄瓜、土豆等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印画,初步感知印画的方法。
2、通过蔬菜印画,感受这种特殊画法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3、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藕、萝卜、胡萝卜、花菜、葱头、辣椒等蔬菜,红黄蓝绿颜料和浆糊,做成基本颜色色糊,调色盘5个,湿手帕5块,长方形圆形的纸若干。
2、教师用蔬菜横切面印好的"漂亮桌布"。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到了我们小班活动室里,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幼儿:想)那现在老师就把它们请出来吧!(教师:逐一出示蔬菜,幼儿回答。)
2、蔬菜宝宝们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魔术,它制作出了一块漂亮的桌布,你们想看吗?(出示范画)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3、教师示范讲解用蔬菜印章制作漂亮的桌布。
蔬菜宝宝变的的魔术真好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4、出示印画材料让幼儿认识。
5、幼儿探索蔬菜印画的方法。
选一个蔬菜宝宝,蘸上色糊,然后盖在纸上,用手用力按压,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想换一种蔬菜怎么办?(引导幼儿要把蔬菜印章物归原处。)老师小结:印的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不能将颜色重叠印,印完一个要等它晾一会儿,不碰到它。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蔬菜盖大印--制作漂亮的桌布。
孩子们,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幼儿自选方形或圆形的纸张当桌布。鼓励幼儿选择两种以上的蔬菜印章和颜料印画,提醒幼儿画完后把蔬菜印章放回原处。
幼儿再次尝试,学习印画方法
7、展示作品,欣赏漂亮的桌布。
将幼儿印盖的"漂亮的桌布"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
你喜欢哪一块桌布?为什么?猜一猜都是用什么蔬菜印的?
美术虾教案篇5
陶器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3、 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3、 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欣赏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 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 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至90xx年的新石器时代。
三、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讲 陶器
1、 陶器的产生 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 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1100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
2、 陶器的造型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p8)。
b、 炊器:有罐、鼎、鬲、(yang)、灶等。 c、 饮器:有斝(jia)、鬶(gui)、盉(he)、爵(jue)、角、觚(gu)、杯等(见教材p9)。
d、食器:有碗、钵、豆、簋(gui)、盘等。 e、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罍(lei)、尊、盆、缸等,其中有盛液体的容器,有盛固体的容器(见教材p8)。
f、 其他杂器有束腰的圆筒器座,用以放置尖、圆底的陶器,还有覆钵的器盖及其他用途的杂器。 陶器的造型是以实际用途分类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它们的造型细节差别很大,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
3、彩陶艺术 制作彩陶的三个重要条件:
1、首先要掌握颜色的使用知识。
2、要有较高的烧制技术。
3、需要在质地光滑的细泥陶上才能显出颜料的色彩感,并且用笔得以流畅无阻。
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
(一) 以意写形 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它体现出制造者深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介绍人面鱼纹盆,幻灯)。
(二) 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 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具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
(三) 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四) 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介绍舞蹈纹盆,幻灯)。
(五) 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 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张的力量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直觉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不明显的细节特点,而集中地表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雄浑强烈的表现力(介绍涡纹曲腹盆,幻灯)。
四、课堂小结:中国的陶器造型和彩陶纹饰是传统艺术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现存的原始艺术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造型和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面貌。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陶器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造型、纹样图案的发展规律和形式法则;研究器形与纹样的美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展伟大的艺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陶器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复习思考题:
1、你喜欢我国远古的陶器吗?为什么?
2、中国远古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特色?
美术虾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饼干。
2、吃过不同形状的饼干。
3、学习儿歌《饼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儿歌《饼干》。
二、学习制作不同形状的饼干。
1、小朋友朗诵得很好,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喜欢);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圆、方、三角、椭圆)老师逐一出示食物饼干;我们吃过的饼干上有没有花纹呢?(有)今天我们就来学做饼干,好吗?(好)
2、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3、小朋友自己来学做饼干......。(放一点音乐)
4、请小朋友把做好的饼干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三、评讲幼儿作品:
a、从颜色上看:多漂亮的饼干呀!有红色、绿色、蓝色.......;
b、从形状上看:这些饼干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c、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饼干,真棒!
四、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小百科:饼干的词源是“烤过两次的面包”,是从法语的bis(再来一次)和cuit(烤)中由来的。它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来的,可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在战争时期用于军人们的备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美术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画曲线。
2、能积极作画,体验用曲线装饰衣服的美。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重点:学习棉签画曲线。
难点:体会不同方向曲线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图片一个,添画好曲线的衣服一件。
2、纸制衣服人手一件。
3、绿、红、蓝水粉颜料每组一份,抹布每组一块。
4、棉签每人三根。
【活动过程】
一、以"毛毛虫"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
1、今天,有一条毛毛虫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欢迎它吧。(掌声把它请出来)
2、出示毛毛虫图片。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毛毛虫你好)小朋友们好!
3、毛毛虫跟老师说了,它待会要去参加一个舞会,要跳舞。小朋友们知道毛毛虫是怎么样跳舞的吗?(扭来扭去跳的)嗯,是扭来扭去跳舞的,那你用我们的小身体来学一学。
4、嗯,真棒哦,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
5、毛毛虫呀还会很多扭扭舞呢,我们可以用手指头来横着扭一扭,竖着扭一扭。(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6、小朋友们都跳的很好看,我们除了用身体、手指好可以用什么来模仿毛毛虫跳舞?(手臂)那我们用手臂也来横着扭一扭,竖着扭一扭。
二、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用棉签画曲线,装饰毛毛虫的衣服:
1、小朋友都跳得真好看!毛毛虫跟黎老师说了它要穿漂亮的衣服去参加舞会。你们看(出示没有画曲线的白色衣服),这件衣服上有东西吗?漂亮吗?(不漂亮)
2、瞧!老师给毛毛虫准备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出示画好的衣服)这件衣服上多了什么?(线条)对了,就是我们刚才学毛毛虫跳的舞,这个线条叫曲线。跟老师念一遍。
3、那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来学一学在衣服上画上曲线呢?(想)那小眼睛看好咯。
4、我们是用什么来画的呢?(出示棉签)对了,我们呀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紧棉签中部,将棉花部分蘸上颜色,颜料不要蘸得太多,如果多了可以在盘子边舔一舔,也不要太少了。
5、我们来横着扭一扭,画的时候啊要顶着衣服黑色边缘,从左边画到右边黑色的边缘线为止,从上往下画。我们开始喽:
"上山、下山、上山、下山…毛毛虫翻过了一座座高原大山。"(绿色)"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毛毛虫来到了花园里。"(红色)"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毛毛虫坐着小船摇过了大海。"(蓝色)呀,终于到了舞会厅。衣服也画好了,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开心的去参加舞会喽!
6、你们想不想跟毛毛虫一起去呀?(想)那我们来为自己画件漂亮的衣服吧。那我们除了可以横的画曲线,还能怎么画啊?(竖的)嗯真棒,颜色也不一定要跟黎老师这样排色哦。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一件衣服,分成5个组,每组4个小朋友,桌子上三种颜色,每人三根棉签,画完一种颜色换一根棉签哦,不要让颜色混在一起,还有一块抹布,如果不小心蘸到颜料可以用抹布擦一下。下面拿起你们的小凳子坐到位置上,为自己画漂亮的衣服吧。
2、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
小朋友今天都很棒!我们穿上衣服去参加舞会咯!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美术虾教案篇8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2.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作业要求:着色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业,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
达自己对诗的理解。
(三)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四)教学重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和这种艺术形式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
(六)用具准备:
1.教师:范画、教材、课件。
2.学生:书、彩笔、诗、扇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分析诗配画的形式特点:
我们看到这种形式时,首先看到的是画面,其次是诗。因为版面上画面占了主要位置,再加上画面的色彩,使人最先受到感染的是画面。所以诗配画中画面很重要,它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2.诗配画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反复读,并要弄清诗的原意、含意,在着手构思构图。
3.诗配画的表现形式:
诗配画的表现方法要考虑画的形式与诗的内容统一。
(1)古诗:国画手法,体现民族民间特色。
(2)新诗:较新、较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其格调一致。(3)儿歌:儿童画,大胆、夸张。
4.作业步骤:
(1)选诗:自己熟悉并喜爱的。
(2)构思:反复熟读,领会之后进行构思。
(3)构图:按照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主要位置,并设计文字的位置。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构思、构图。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描绘画面:
(1)根据诗的内容,去选择与诗相统一的手法。(2)儿童诗、浪漫诗可选择多种表现手法,如工艺。2.着色:
色彩要与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以求得与诗的和谐统一。3.文字:
文字与画面内容结合为一体,字体也要相当。(出示范画讲解)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修改稿子,描绘着色完成画面。
五.课堂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欣赏。
2.收拾用具,注意卫生保洁。
3.下节用具:水粉用具、书。
4.下课。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