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

发布时间:2022-12-28 1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南京大屠杀作文1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所有*人名都难以忘记的日子。南京大屠杀,30万*人民*军所杀害。  这次来到南京,主要就是来了解南京大屠杀。于是,我们去了云锦路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

南京大屠杀作文1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所有*人名都难以忘记的日子。南京大屠杀,30万*人民*军所杀害。

  这次来到南京,主要就是来了解南京大屠杀。于是,我们去了云锦路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门口池塘上,雕刻了一个个南京大屠杀时,人们的样子,令看的人心情无比沉重。一条长长的道路通向纪念馆,一路上的人们都神情严肃,没有一个人嘻嘻哈哈。

  一进馆内,总是让我觉得空气中参杂着血的味道。四面都是南京遇难时的照片,那一幕幕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难以忘记。在正前方一面大墙上,写了几个令人大惊失色的汉字:遇难者300000!看了这几个字,相信不论是哪个地方,哪个国家的人,都会瞬间的严肃起来,都会为此而悲痛吧?!继续往里走,就能看到一台电视,上面播放着幸存下来的人对南京大屠杀时情景的描述:“突然一爆炸声响起,我和姐姐冲出屋子一探究竟,就看到四周都是死了的邻居,房子也倒了几个。日本鬼子一看到我们,就拿着刀枪,往家里冲……”听着听着,我不经开始恐惧。在馆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南京大屠杀时人们留下的遗体参观地,十二具尸体放在里面,看不出人形,尸骨东一个西一个,令人恐惧……再往里面走,就能看到日本对*人用的刑具:一个滚筒型的东西,里面安装着一个一个的小刺。要是将人放在里面,那真是生不如死。

  踏着沉重的脚步,我们就要离开,在最后一个地方,有一个巨大的"书架,里面放的是30万个遇难者的资料,真是一份巨大的悲痛啊!

  在馆后门,一个巨大的女子放飞和*鸽的雕像矗立在那里,表示着和*……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人民的心,永远都不会忘记、离开1937年的那天。

南京大屠杀作文2

  1937年的那个冬天,12月13日,在*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的日军在*,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的,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是为了抵抗遗忘,我们之所以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入血液里灵魂里,就是为了表达对和*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古人的醒世真言,也是南京历经无数腥风血雨给后人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七十多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追忆历史是为了和*的未来,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希望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和*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和*推动了发展,而发展又促进了和*的力量。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因此,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国际环境中才能求得国家、社会的发展,而国家、社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的促进和*力量的增强,对维护世界范围的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奋斗目标。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富强复兴结合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认真学好知识,早日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实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洒满人间”。值此纪念南京大屠杀76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在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戮30多万我们的"同胞,以慰死难同胞冤魂!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南京大屠杀作文3

  作为一名南京人,我深感自豪,但,我一定忘不了那段不敢让人回想的历史。那就是——-南京大屠杀。

  我仿佛听见了当时人们无助的哭喊,仿佛看见了一幅幅令人悲痛的画面。我去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种种画面,各个凶器,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如果那里不是公共场所,那我一定会痛哭。

  我看见一个老爷爷抱着自己的一个孙子在奔跑,希望手中的孩子能活过来;还有一对父子躺在血泊之中,我不禁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日本人太可恶了,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有直接杀、放到一个装钉子的桶里让“犯人”被活活钉死。还有更惨的:两个日本鬼子在一个洞里放毒气,还拿出了几个头颅,不用说,一定又是遇难者的头颅,可以想像一下:里面的人不停地哀号,而外面的日本鬼子却乐滋滋地想:快死吧,死得越多越好!还时不时发出了坏笑。

  国家弱小就被欺负,*呀,你何时能强大?你经历了多少次磨难?又有多少人为你付出了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阅读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1)

——南京大屠杀感想高中作文3篇

南京大屠杀感想高中作文1

  今天,我在学校多媒体看到《南京大屠杀》这补电影。

  《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当年日军进攻南京时的种种行为,这些人事是多么令人刻骨铭心啊!

  日军先攻打上海,接着进攻南京。日军用空袭炸毁楼房,炸伤身躯,甚至有的当场炸死,空袭三、西天后,难民明显增多,加上上海的难民现也在南京,难民数量不计其数。街上,河边、广场里、小巷内尸体随处可见,像荒草一样在那里。幸存者中有钱人走,只留下穷人,许多难民无家可归。日军对南京人民杀害的手段甚是残忍,用枪杀、用刀捅、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溺,还*未成年和已成年的妇女,完了后,便用一把刺刀把她捅死。更可恶的是日军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6周内,*军杀害的人数就有20万人之多。

  *为什么会这么懦弱?*人为什么不能反攻日军?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技不如他们,我们*人腐败。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要建设更美好、更强大的社会、国家这是我们*人的奇耻大辱,*人永远不会忘记这刻骨铭心的国耻。

南京大屠杀感想高中作文2

  大家还记得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日。这天,我和妈妈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

  刚进入大门便看见广场上耸立着一根笔直的大石柱,上面刻着“1937—1938”几个大字。大家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着。不知不觉来到纪念馆内,看见了许多当初日本人军用的武器。榴弹炮、重机枪、手榴弹……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过去的日本军人的武器竟然那么先进。”

  我来到一幅油画前,油画画的是两个日本人和两堆堆积如山的南京老百姓的`尸体。只见人堆里不论是老少,孕妇还是婴儿都横七竖八堆在那儿。有的头被砍断了,有的肩膀没了,我越看越生气,只听旁边的叔叔怒形于色地说:“这两个日本鬼子正在进行*比赛呢!”听完后我顿时怒火中烧,两眼怒视,盯着画上的两个日本军人,心想,这些日本人可真凶狠、残忍,竟然把我们*人当成玩具!

  南京大屠杀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日本人的恶毒,也让我们知道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把自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强大!

南京大屠杀感想高中作文3

  一个*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使一个人间天堂变成了一座可怕的死城;30多万人的性命*本鬼子残忍的夺去了。当我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本鬼子凶残的行为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很快就占领了我国的南京。他们有组织,有预谋的开始了他们那可怕的行动。一进入南京城,便用机关枪扫射*人,仅仅六周的时间,原本繁荣的南京城变成了到处散发着尸体腐烂的气味的死城。

  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居然遭到那一个小小的日本的百般蹂躏?在那六周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被活埋。让我过目不忘的是两个日本鬼子竟然举行*比赛,把一条条的人命当作游戏!还有一次在一阵机关枪的扫射后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活了下来,孩子的哭声引起了小日本的注意。一个军官想一刀杀死他,可是,这是另一个日本人用手拦了一下,慢慢走向小孩。我本以为他还有一点人性,可他的行为却让我的心更加的震撼!他竟然往那个孩子的身上放了一个炸弹,一个小孩的性命就这样失去了。我好想问一下他们:你们还有没有良知?你们还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怎么会这么残忍?在那六周里,30多万人呀!

  日本人曾狂妄的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可宁死不屈的江姐,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英雄们,它们抛头颅,洒热血。这无疑给了藐视*的帝国主义者一个个有力的回击,让*重新站立在东方。我想:过去*之所以遭到小小日本的蹂躏,是因为我们的落后,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当然,睡狮已苏醒,如今的新*就像一条巨龙在腾飞,如一颗明珠璀璨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为21世纪的*人,我们要更加发奋学习。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华!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2)

——纪念南京大屠杀诗歌

纪念南京大屠杀诗歌1

  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

  铭国耻,欣中华复兴,吾辈图强。

  (陕西——马盈)

  血浸秦淮,火吞宁邑,兽行已激人神愤;

  还原历史,敲响警钟,劲势方存家国安。

  (河南——张项学)

  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祭卅万亡灵,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云南——刘铨)

  血迹斑斑,问泱泱大国,谁可容鼠辈猖狂,将是非颠倒;

  呼声浩浩,告小小倭奴,尔当被龙人扼制,还天地澄明。

  (河南——曹文献)

  五千年铁血所凝,问国耻未消,有谁敢忘?

  三十万亡灵且待,看长风更起,催我出征。

  (河南——曹恒印)

  难忘却金陵喋血,六朝烟雨同悲泣;

  最喜闻国梦凝心,十里秦淮助复兴。

  (湖北——陈文杰)

  抚泪以追昔,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

  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湖北——万峥嵘)

  烽火忆当年,血染金陵,难民卅万惊天地;

  警钟鸣此际,心铭国耻,大业千秋励子孙。

  (山西——梁璞)

  暴虐绝人寰,岂可轻忘,血染金陵惊触目;

  真情昭史册,时当警醒,心凝国梦奋扬帆。

  (湖南——胡云泉)

  悼卅万冤灵,忆耻锥心,永铭日寇豺狼史;

  昭千秋血证,枕戈饮胆,誓铸中华民族魂。

  (福建——蔡为群)

  国耻焉能忘,卅万冤魂,唯有反思方励志;

  醒龙正奋飞,千秋伟业,宜将大恨助图腾。

  (山东——陆玉生)

  倾樽酹三十万亡灵,殇日反思,落后必然挨打;

  铭耻兴五千年禹甸,安时勿忘,领先才有尊荣。

  (新疆——张建芳)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3)

——观后感《南京大屠杀》

观后感《南京大屠杀》1

  今天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中有很多的感慨,看到里面那层层的白骨,是已去故人的遗骸,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那个战火烽飞的年代和血雨腥风的惨痛代价。

  让我们回顾历史,记住历史,展望未来,如今我们生长在和*的太*年代,知道今天的和*是众多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离开家乡,舍小我于大我,奋战在生命的第一线。

  他们有年轻的容颜,有属于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一一放弃! 想到我们今天在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年代,追求的是更高一层的享受,国富民强大,国幸人繁荣,我们要感谢新*为我们带来的一切属于我们的幸福。但我们要时刻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记住我们的美好是先烈创造的!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4)

——《南京大屠杀》300字观后感3篇

《南京大屠杀》300字观后感1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在电脑上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看完让我气愤填膺。但为什么南京30多万人,怎么就一点反抗也没有,就任意的让日本鬼子去折磨?

  要是你们有一点反抗,让日本鬼子打30多万的人,早就把他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算打也要打上个几天几夜都打不完呀!我只要轻轻闭上眼睛,就会浮现那南京大屠杀的情景,大火连天、惨不忍睹,把南京的三分之一的房子都给烧光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的日本鬼子活埋、强夺、*、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在日军长达6个星期的野蛮大屠杀中*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同时*文物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

  我们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让南京大屠杀的再现,等我们长大了我一定让世界和*没有战争。

《南京大屠杀》300字观后感2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看后令我十分震撼和痛心,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

  纪录片里重现了南京大屠杀当时的情景和一些幸存者的描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七十多年前,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为达到长期占有*的目的",也为给正在抗日的*军民沉重的打击,在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震惊世界的为期40多天的大屠杀。在这40多天里共有30多万无辜的南京同胞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

  纪录片里其中的一段让我记忆很深:讲的是两个日本兵,他们比赛看谁杀的*人最多。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采访这两个日本兵,其中一个日本兵骄傲地说他和另外一个日本兵各杀了一百余人,还说他很高兴。看了以后让我气愤不已,他们居然可以把*当作一种娱乐比赛,这些日本人没有一点良知和人性,跟畜生一般。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会侵略*,那是因为当时的*非常弱小,经济十分落后,又连年内战,所以才让他们趁虚而入,使我国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战争太残酷了,生活在和*年代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争取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样被欺凌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5)

——小学生国家公祭日征文纪念南京大屠杀

小学生国家公祭日征文纪念南京大屠杀1

  今天上午,党和*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77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13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无集体意识,一切唯我独尊,根本谈不上爱家爱国。

  等到入学之后,学生从一年级就被灌输分数观念,学校引导着学生围绕着分数转,什么思想品德、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教师教;一些学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课本扔在后勤处,过一段当做废品卖掉。学生们从来没有唱过*,参加过升旗仪式,你看到的*是校长随便叫个学生拉起来的。不少学生上初中了,还不会左右转,不会唱*,更不懂什么历史、国情。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祖国的来历,就能唱*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校应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当做第一要事抓,培养学生的家庭、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处处想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扩展6)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主义残杀*人民不分对象,尼姑、*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为目的,想要亡我*。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灭亡,“南京”是*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推荐访问:作文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作文3篇 南京大屠杀作文1 南京大屠杀作文100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