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故事3篇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1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故事3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1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10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他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本六卷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允许,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大开眼界,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阅读。宋朝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对母亲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啊。
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2
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带着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
佘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曰不食而亡。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阅读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1)
——历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小说3篇
历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小说1
1、The Lord of the Rings, JRR Tolkien 指环王,J.R.R.托尔金
2、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
3、His Dark Materials, Philip Pullman 黑暗物质,菲利普•普尔曼
4、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Douglas Adams 银河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亚当斯
5、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J.K.罗琳
6、To Kill a Mockingbird, Harper Lee 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7、Winnie the Pooh, AA Milne 小熊维尼,A、A、米尔恩
8、Nineteen Eighty-Four, George Orwell 1984,乔治•奥威尔
9、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CS Lewis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C.S.刘易斯
10、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ë简•爱,夏绿蒂•勃朗特
11、Catch-22, Joseph Heller 第22条军规,约瑟•海勒
12、Wuthering Heights, Emily Brontë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13、Birdsong, Sebastian Faulks鸟之歌,塞巴斯蒂安•福克斯
14、Rebecca, Daphne du Maurier蝴蝶梦(吕蓓卡),达夫妮•杜穆里埃
15、The Catcher in the Rye, JD Salinger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16、The Wind in the Willows, Kenneth Grahame 柳林风声,肯尼斯•格雷厄姆
17、Great Expectations, Charles Dickens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18、Little Women,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露意莎•梅•奥尔柯特
19、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Louis de Bernieres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路易斯•德•贝尔尼埃
20、War and Peace, Leo Tolstoy 战争与和*,列夫•托尔斯泰
21、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22、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
23、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密室,J.K.罗琳
24、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J.K.罗琳
25、The Hobbit, JRR Tolkien 霍比特人,J.R.R.托尔金
26、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homas Hardy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27、Middlemarch, George Eliot 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
28、A Prayer For Owen Meany, John Irving 为欧文•米尼祈祷,约翰•欧文
29、The Grapes Of Wrath, John Steinbeck 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30、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Lewis Carroll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罗尔
31、The Story Of Tracy Beaker, Jacqueline Wilson 崔西•贝克的故事,杰奎琳•威尔森
32、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Gabriel GarcíaMárquez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33、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Ken Follett 圣殿春秋,肯•弗雷特
34、David Copperfield, Charles Dickens 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
35、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Roald Dahl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罗尔德•达尔
36、Treasure Islan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金银岛,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37、A Town Like Alice, Nevil Shute 像爱丽丝的小镇,内维尔•舒特
38、Persuasion, Jane Austen 劝导,简•奥斯丁
39、Dune, Frank Herbert 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40、Emma, Jane Austen 爱玛,简•奥斯丁
41、Anne Of Green Gables, LM Montgomery 绿山墙的安妮,L.M.*
42、Watership Down, Richard Adams 沃特希普荒原,理查德•亚当斯
43、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了不起的盖茨比,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44、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Alexandre Dumas 基督山恩仇记,大仲马
45、Brideshead Revisited, Evelyn Waugh 旧地重游(故园风雨后),伊夫林•沃
46、Animal Farm, George Orwell 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47、A Christmas Carol, Charles Dickens 圣诞颂歌,查尔斯•狄更斯
48、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Thomas Hardy 远离尘嚣,托马斯•哈代
49、Goodnight Mister Tom, Michelle Magorian晚安,汤姆先生,米歇尔•麦格里安
50、The Shell Seekers, RosamundePilcher海边拾贝人,罗莎蒙德•皮尔彻
51、The Secret Garden, Frances Hodgson Burnett 秘密花园,法兰西丝•霍森•柏纳特
52、Of Mice And Men, John Steinbeck 人鼠之间,约翰•斯坦贝克
53、The Stand, Stephen King 末日逼近,斯蒂芬•金
54、Anna Karenina,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55、A Suitable Boy, Vikram Seth 合适郎君,维克拉姆•塞斯
56、The BFG, Roald Dahl 吹梦巨人,罗尔德•达尔
57、Swallows And Amazons, Arthur Ransome燕子与鹦鹉,亚瑟•兰塞姆
58、Black Beauty, Anna Sewell 黑美人,安娜•休厄尔
59、Artemis Fowl, EoinColfer阿特米斯奇幻历险,艾欧因•寇弗
60、Crime And Punishment, Fyodor Dostoyevsky 罪与罚,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61、Noughts And Crosses, Malorie Blackman 圈与叉,马洛里•布莱克曼
62、Memoirs Of A Geisha, Arthur Golden 艺伎回忆录,亚瑟•高登
63、A Tale Of Two Cities, Charles Dickens 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64、The Thorn Birds, Colleen McCollough荆棘鸟,考琳•麦考洛
65、Mort, Terry Pratchett 死神学徒(碟形世界系列之4),特里•普拉切特
66、The Magic Faraway Tree, Enid Blyton 远方的魔法树,伊妮德•布莱顿
67、The Magus, John Fowles 大法师,约翰•福尔斯
68、Good Omens, Terry Pratchett and Neil Gaiman 好兆头,特里•普拉切特和尼尔•盖曼
69、Guards! Guards!, Terry Pratchett 卫兵!卫兵!特里•普拉切特
70、Lord Of The Flies, William Golding 蝇王,威廉•戈尔丁
71、Perfume, Patrick Süskind 香水,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台湾译名徐四金)
72、The Ragged Trousered Philanthropists, Robert Tressell 穿破裤子的慈善家,罗伯特、特莱塞尔
73、Night Watch, Terry Pratchett 夜巡,特里•普拉切特
74、Matilda, Roald Dahl 玛蒂尔达(小魔女),罗尔德•达尔
75、Bridget Jones’s Diary, Helen Fielding 布雷吉特•琼斯的日记(BJ单身日记),海伦•菲尔丁
76、The Secret History, Donna Tartt 校园秘史,唐娜•塔特
77、The Woman In White, Wilkie Collins 白衣女人,威尔基•柯林斯
78、Ulysses, James Joyce 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79、Bleak House, Charles Dickens 荒凉山庄,查尔斯•狄更斯
80、Double Act, Jacqueline Wilson
81、The Twits, Roald Dahl 蠢特夫妇,罗尔德•达尔
82、I Capture The Castle, Dodie Smith 我的秘密城堡,道迪•史密斯
83、Holes, Louis Sachar 洞(别有洞天),路易斯•萨奇尔
84、Gormenghast, MervynPeake 歌门鬼城(幽灵古堡),马温•皮克
85、The God Of Small Things, Arundhati Roy 微物之神,阿兰达蒂•洛伊
86、Vicky Angel, Jacqueline Wilson 87、Brave New World, Aldous Huxley *,奥 尔德斯•赫胥黎
88、Cold Comfort Farm, Stella Gibbons 寒冷舒适的农庄,斯特拉•吉本
89、Magician, Raymond E Feist 魔法师,雷蒙•弗斯特
90、On The Road, Jack Kerouac 在路上,杰克•克鲁亚克
91、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教父,马里奥•普佐
92、The Clan Of The Cave Bear, Jean M Auel 爱拉与穴熊族,珍•奥尔
93、The Colour Of Magic, Terry Pratchett 魔法的颜色(碟形世界系列之1),特里•普拉切特
94、The Alchemist, Paulo Coelho 炼金术士,保罗•科埃略
95、Katherine, Anya Seton 凯瑟琳,安雅•西顿
96、Kane And Abel, Jeffrey Archer 该隐和亚伯,杰弗里•阿彻
97、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Gabriel GarcíaMárquez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98、Girls In Love, Jacqueline Wilson 恋爱的女孩,杰奎琳•威尔森
99、The Princess Diaries, Meg Cabot 公主日记,梅格•凯博特
100、Midnight’s Children, Salman Rushdie 午夜之子,萨尔曼•拉什迪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2)
——历史上的小故事3篇
历史上的小故事1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3)
——清朝历史上的名人故事
清朝历史上的名人故事1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4)
——*历史上的寓言故事3篇
*历史上的寓言故事1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5)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事例3篇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事例1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6)
——历史上的清朝典故3篇
历史上的清朝典故1
雍正非常喜欢尹泰的儿子尹继善。尹继善是雍正元年的进士,六年之间,已由翰林升为江苏巡抚。有一次聊天的时候雍正说:"为人处事你应该多学学我信任的大臣李卫、田文镜和鄂尔泰。"继善回答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他粗鲁;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他刻薄;鄂尔泰,优点非常多,但臣也不能学他刚愎自用。"雍正听了,觉得他说的句句中肯,很是欣赏,就调升他为云贵总督。
尹继善有一天回京,雍正召见他的时候问:"你的母亲受封了没有?朕知道你家的情况,回去准备准备,我马上下旨。"尹继善原是其父尹泰的小妾徐氏所生,按说母以子贵,徐氏是可以请封的,但是尹泰家法森严,继善提过一次,被父亲尹泰骂了个狗血喷头,再也不敢提了。所以徐氏到现在还是每天衣着简朴,和仆人们一起小心伺候着老爷太太。
尹继善拜谢下来,回家告诉了父亲。没想到尹泰非但不喜,反而大怒,骂尹继善说:"肯定是你向皇上恳求来的,你想用皇上来压我是不是?!"二话不说叫来家人,杖责继善,把个继善打得呼天喊地,顶戴上的孔雀翎都给打掉了。徐氏想到祸由己起,只得替儿子长跪请罪。
雍正耳目灵通,自然很快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尹府的门房匆匆跑来报告,说朝廷派人来了。说话间就见内监、宫娥四人,带着一些皇帝赐的.衣物已经进院。尹泰没办法,就率领继善迎了上去。那宫娥传旨要面见徐氏,家人引着来到房内。宫娥见了徐氏,将翚衣翠茀献了上去,并扶着徐氏坐在床边,重新梳了双叉宝髻,珠钗璎珞,插了满头。打扮期间,外面王公的福晋,大臣的命妇以及夫人、格格陆续而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把尹泰家热闹得花团锦簇。两个太监则七手八脚挂灯结彩。尹泰不知道怎么回事,问太监,太监口口声声是奉皇上的旨。看看内外整治完备,门房又报内阁大学士捧诏书来到尹府。大学士从中门而入,高呼:"有诏,尹泰,同夫人徐氏,总督继善,一起跪听宣读。"诏书上,雍正说道:"大学士尹泰,朕如果不是看在你的儿子继善聪慧能干、忠心耿耿的份上,就不会封你为大学士。可是如果没有你的小妾徐氏,又怎么会有继善?现在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你要先向你的妻子徐氏三叩头,然后再谢我。"内阁大学士宣读完毕,宫娥们扶起夫人,南面坐定。尹相国一想:"这皇上真是恶作剧了,当着这么多的同僚、学生的面,丈夫拜妾,成什么体统?"然而又怎敢抗旨,只好听凭太监引着,在徐氏夫人的面前老老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历史上7位伟大母亲的故事3篇(扩展7)
——中国历史上的寓言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寓言故事1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