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认识》说课稿3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和9认识》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 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 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 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 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 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 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 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 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 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 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 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汇报:7<8 8="">7 8<9 9="">8 7<9 9="">7
4、8、9的序数含义。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
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
5、8和9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写1行。
6、8和9的组成。
(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把9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你能分得又对又快吗?
(三) 练——巩固延伸。
1、 花儿竞开放。(图略)
先找到规律,然后在花或叶子上填上合适的数。
2、 花下藏着几?
( )( )7( )
(二) 理——回顾总结。
今天学到什么知识?学得开心吗?数学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进一步探索。
《8和9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③通过做游戏,向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由于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
< 8、8 > 7;8 < 9、9 > 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
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探究新知
②揭开课题:直接导入课题。
<3>说一说
师:你能用8或9分别说一句话吗?
<4>比较大小
8>7 9>8 9>7
<5>教学8和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通过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圈 涂正方形和圆形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汇报:7<88="">78<99="">87<99="">7
4、8、9的序数含义。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
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
5、8和9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写1行。
6、8和9的组成。
(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把9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你能分得又对又快吗?
(三)练——巩固延伸。
1、花儿竞开放。(图略)
先找到规律,然后在花或叶子上填上合适的数。
2、花下藏着几?
()()7()
(二)理——回顾总结。
今天学到什么知识?学得开心吗?数学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进一步探索。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