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3篇

发布时间:2023-03-02 16:20:32 来源:网友投稿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3篇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2

  化学*衡

  1、化学*衡状态

  (1)溶解*衡状态的建立:当溶液中固体溶质溶解和溶液中溶质分子聚集到固体表面的结晶过程的速率相等时,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达到溶解*衡。溶解*衡是一种动态*衡状态。

  小贴士:

  ①固体溶解过程中,固体的溶解和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表面这两个过程一直存在,只不过二者速率不同,在宏观上表现为固体溶质的减少。当固体全部溶解后仍未达到饱和时,这两个过程都不存在了。

  ②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中的固体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回到固体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并且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宏观上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达到溶解*衡状态。

  (2)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①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 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前提:反应物和产物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而且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都能自动进行。

  ②不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只能向一定方向(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

  (3)化学*衡状态的概念:化学*衡状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理解化学*衡状态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一定条件” 通常是指一定的温度和压强。

  ②实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由于速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速率相等基于外界条件不变。

  ③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浓度没有变化,并不是各种物质的浓度相同。对于一种物质来说,由于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与消耗量相等,就表现出物质的多少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化学*衡移动

  可逆反应的*衡状态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浓度、温度、压强)建立起来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化学反应速率,当正反应速率不再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原*衡状态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起新的*衡。此过程可表示为:

  (1)化学*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衡的破坏、新化学*衡的建立过程。

  (2)化学*衡移动的原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并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不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衡受到破坏,*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ν逆时,正反应占优势,化学*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各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ν逆时,逆反应占优势,化学*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各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③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υ正和ν逆都发生变化,如果υ正和ν逆仍保持相等,化学*衡就没有发生移动,各组分的含量从保持一定到条件改变时含量没有变化。

  (3)浓度对化学*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物的浓度降低;

  减小产物的浓度,*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产物的浓度增大;

  增大产物的浓度,*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产物的浓度降低;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4)压强对化学*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气体的浓度增大相同的倍数,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化学*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气体的浓度减小相同的倍数,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会使化学*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

  (5)温度对化学*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化学*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化学*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6)催化剂对化学*衡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衡的移动。由于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衡不移动。但应注意,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衡的时间。

  (7)勒夏特列原理

  ①原理内容:如果改变影响*衡的一个条件 (如温度、压强等),*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高二化学*衡知识点归纳总结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推荐访问:知识点 高二 归纳 菁选3篇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平衡知识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