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范文推荐)浅谈如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发布时间:2023-06-01 18:50:27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在十五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在十五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

  “门高

  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

  ”“小红每分钟走1米

  ”“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

  这么差劲!在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

  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

  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

  一点“数”都没有。

  那末,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普通

  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匡助人们用灵便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实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

  学素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

  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

  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故意识地将现实问

  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对此作了说明:

  “数感主

  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

  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

  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可见,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

  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惟独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干更好地掌

  握知识,内化知识。

  “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

  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

  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

  立数感。

  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

  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分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分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爱慕,不

  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

  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

  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

  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

  “1”时,先请学生

  说浮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

  葡萄、1捆小棒

  ……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

  根小棒是一捆?匡助学生理解

  ″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

  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种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

  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粒葡萄)。即而渗透了

  “1”中有多,多中有

  “1”的思想。

  又比如:认识“0”时,启示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

  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

  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

  ”;“电话上有0”;“我

  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味“0”。除了表示没有以

  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

  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

  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在生活中体味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

  之间互相启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味数可以用来表示

  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

  自己对数的认识,体味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

  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

  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

  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

  的说1700毫升;有的说1又7/10升。学生用多种方

  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说

  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

  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

  起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量问题

  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

  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再

  数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用每块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到

  长和宽的长度;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1米1米

  的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

  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味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

  感。

  三、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

  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

  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

  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

  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

  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坐位?全校

  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坐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

  有人会平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

  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

  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

  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味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

  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

  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味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

  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惟独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

  系起来,才干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

  题,故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

  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

  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

  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

  到了强化。

  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如:

  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

  “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

  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

  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不少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

  题;有计算耗油量的;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的;有设

  计路线的。

  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

  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

  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一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

  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

  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正的实践有效地

  联系起来,强化数感。所以说,人们惟独将知识运用于解决

  现实生活问题,才干真正地理解它,才干使数学知识真正有

  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

  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

  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

  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

  合具体内容故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

  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这样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可以使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量和解决问题,而且这也会有助于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想,随着数感的建立、发

  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也会有所提高。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浅谈 中学生 培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