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50字3篇

发布时间:2022-02-24 21:33:53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50字3篇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50字篇1

一、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有效陪伴,父母事业的巨大成功也弥补不了缺席孩子成长的遗憾。

电影中学谦和杰利的父母是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以至于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在忙于工作或者应酬,以至于在父亲生日的时候杰利送给父亲的画像是一幅“灯下黑”的爸爸形象,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始终是黑暗中的爸爸,因为爸爸总是在熄灯后回来。

杰利在学习或者生活有疑问都是通过冰箱上纸条与爸爸妈妈联络,而爸爸妈妈则是通过讲口水连篇的道理来教育两个孩子,结果学谦把家当作睡觉的地方,慢慢就变成哑巴了,他们的心门关闭了,导致各种问题频发。

学谦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妈妈呢,只会骂我,逼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在她眼里永远都是不对,不好的。记得刚上中一时。有一次,我打错了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了公用电话,打给爸爸。他说他在忙,没空听我电话。迷路的感觉好可怕。天黑了,我才回到家里,妈妈问也不问,就把我大骂一顿。慢慢地我知道这个家,只是让我睡觉的地方,这个家虽然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由此可见,孩子是多么失望,多么绝望。

二、如何做“父母”是一门专业,需要努力学习、成长才能“合格”。

1.少看孩子的缺点,多看孩子的优点。

这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电影中,欧巴桑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却是个非常懂得教育孩子的妈妈,认为孩子胖是优点,培养了铅球方面有专长,这些来源于她小时候对孩子的喜欢丢东西这一才华的训练,就是从楼下往楼上丢东西;女儿数学测验考了65分,妈妈发自内心的欣喜及表扬,让孩子内心感受到妈妈的真正的爱。而成才的父亲因出身低,年轻时打架失去一条腿,不想让成才走自己的路,对孩子要求严苛,整天以打骂管束孩子,压制他擅长打的优点,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悟到:“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学谦和杰利的成长也体现了这一点。

2.做好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

影片中杰利的同学看了电视剧中的男女手拉手、亲嘴然后在一起睡觉就怀孕了,进而作弄杰利和晓晰,杰利为了弄清“婴孩从哪里来”的真相,苦苦寻找:一问外婆他从哪里来,外婆回复“从垃圾场里”;二问女佣,女佣回答这个不用学,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三问妈妈,妈妈回复长大了就知道了;四问老师是怎么怀孕的,老师回复是虫和卵的结合,进一步深入追问,老师说明年就讲到了;五是请教恰遇一大腹翩翩的男士,杰利赶快问叔叔的肚子是不是因为虫跟蛋的结合才变大的,叔叔的回答令他更加迷惑;六是一迷未解,一惑又来,杰利开始想怎样能把晓晰杜子里的孩子打掉,偶遇一奶奶跟怀孕的阿姨说吃黄,孩子容易掉,结果是晓晰吃到腹痛难忍到医院才真相大白。

由此可见从小开始适龄的性教育多么重要!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上初中的我开始进入青春期,公交车上人挨人,如果男的臀部和我臀部挨着,我就会觉得可能会怀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两三年左右的时间,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对性知识的无知,无形当中给自己莫大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担忧。幸好现在北师大出版了中小学性教育教材,让家长和老师有书可依。

3.赏识孩子。

欣赏、鼓励孩子,唤醒孩子内心的好小孩,让他们拿出最好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不想被批评。电影中经典的台词是:欧巴桑问成才爸爸,你最后一次称赞你儿子是什么时候?"两年前?",回复是2岁的时候,欧巴桑说:"当你的儿子真够倒霉的"。学谦的遭遇也是如此,他在博客中写到:"昨天晚上,我看到爸爸的电脑有问题,爸爸早上没有带着上班,就花点时间帮爸爸修好了,希望弄完电脑后,爸爸不会耽误工作,结果还是被爸爸骂了一顿。父亲过生日,杰利送给父亲一幅父亲的"灯下黑"画像,爸爸妈妈不但没有理解孩子画像的深刻含义,还批评杰利调皮,杰利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爸爸妈妈不但没有认真听,还批评学谦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剃须刀浪费钱,孩子的心理该有多难过!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多鼓励孩子,多称赞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赏识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激发孩子的潜能;成才的父亲在临终前鼓励儿子成才要打到世界去,成才果然努力得了冠军。由此可见,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了了地方就是资源!

4.要求孩子做的,父母要首先做到。

电影中学谦和杰利的父亲在饭桌上告诉孩子吃饭时不能用手机,用手机有害健康,而爸爸妈妈以各种借口接听电话,包括外婆,这样兄弟俩很无奈,父母都做不到,孩子如何能做到呢。

5.父母要倾听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忌说教。

影片中杰利画外音:大人们经常认为,和孩子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爸爸妈妈外婆都是自己讲,自己爽。而孩子们都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一边出。孩子们有没有听进去,爸妈不管,就要讲了就行了,可是父母没有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杰利的父母喜欢说教,认为这是管教,而孩子真正需要父母时,父母却不在。

6.理解、接纳、认可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影片最后,当成才的爸爸、学谦的爸爸醒悟后,在孩子犯错遭遇危险,奋不顾身冲上去解救孩子,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孩子从内心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的爱,亲子关系融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小孩不笨2》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50字篇2

影片以诙谐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个被分层后在EM3(慢班)念书的小学生Terry、国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状况,揭示了新加坡社会的教育问题。

Terry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佣照顾,一切大小事情都听从妈妈的教导。他是一个依赖性很强,没有主见的可爱小孩。由于从小和台湾干妈学华语,所以他的华语很好,而英语和数学很差劲,也因此进了EM3。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是英文和数学的问题,我的智慧是没有问题的!”

国彬喜爱画画,但是功课却不好。妈妈认为他是不努力才这样的。于是每天给他补习,并且听了那些“三姑六婆”们的“经验”:有藤条就拿90分,没有藤条就拿30分。用“藤条教育”,给国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妈妈的打骂,国彬满是自卑和恐惧。

文福很聪明,处事也比较老道,大概是因为常常帮妈妈在大排档面店招呼客人的缘故吧。但是“不会读书”仍旧被别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妈和表兄。

三个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对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会不会读书”。表面上看,这是为孩子好,但这种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个性和才能不要说被发掘,就连那一点“闪光点”也会被浇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劝阻了丢香蕉皮的姐姐,却被对方骂了一顿,妈妈因此教育他不要多管闲事,因为“it"s none of yourbusiness”。以至于面对国彬两次被人误会打架,Terry都因为胆小怕事而没有挺身作证。孩子原本是很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但是在错误的家庭教育下,变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会关心和爱护别人,这是令人痛心的。

“绑架事件”可以看出这三个孩子在面对危险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孰优孰劣,令人深思。

面对坏人的掳劫,国彬和文福逃下了车,但是看见Terry仍在车上,国彬大声呼救,文福则勇敢地冲上车救Terry,却被一起掳走。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还像在家里一样要指定品牌的牛奶和面包,自己不会涂面包,歹徒无奈做了一回“菲佣”伺候他。这个情节很搞笑,笑过却发人深省。孩子身处险境却不知,根本无法判断好人和坏人。社会的复杂性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面对未知的险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时机和Terry一起逃跑。可是Terry却天真地认为要听大人的话,不准备逃跑。文福很生气地告诉他不是每个大人的话都要听的`。逃跑的过程中文福选择了没人走过的小路,结果和前来救援的警察汇合,他们顺利得救了。我很佩服文福,一个小孩在危急时刻可以冷静地一步步摆脱危险,表现了很大的勇气和智慧。成绩优秀的孩子未必有这样的能力。面对社会,处理危机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教给孩子的。

国彬虽然没有被掳走,但凭借惊人的绘画天分,素描了两名歹徒的画像,向警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

看到这里,我很惊叹。国彬和文福这样在学业上所谓的“落后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却表现得如此有活力,如果我们抛开“不会读书”的标签,这样的孩子可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庆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与众不同,让孩子们看到了希望。在她的鼓励下,文福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考到了92分;国彬拿到了国际绘画比赛大奖;Terry在同伴的影响下,逐渐懂得关心他人,分辨是非,变得有主见了。

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三六九等地“过滤”,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在饱受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快班同学的嘲笑、亲戚朋友和社会的舆论压力。他们稚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仅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们会失去很多优秀的人才。

我们可以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片子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吧。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50字篇3

在新加坡,华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数学,而中文学不好没关系。但如果中文没学好,还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到中国的发展。

有两对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十分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对父母,他们把大部份时间用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上,和两个孩子的密切关系很少,而导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妈妈老是不履行诺言。弟弟Terry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不会反抗的“听话”的孩子。

这对父母,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却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要。这一家子,没处理好家庭关系。

Terry从小就听话,主动性很弱,只会顺从他人的意见,显然的,他的权力动机很弱。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等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人们交朋友,寻找他人的支持、参与群体的活动,然后形成交往动机。从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动机是挺强的。

另一对父母,父亲是设计师,母亲是中文教师,他们两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国彬)上的方式很不同。父亲在孩子的课业上,从不施加压力,任孩子自由发挥。而母亲,在孩子的课业不能进步时,很焦躁,很烦恼,总是有“恨铁不成刚”的感觉。于是她用打骂的方式表现她的心焦。而她这样子做,不断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灵。孩子也很无奈,很气自己。严重的后果是,孩子想不开,有了轻生的念头,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这时,片中人物哭了,我们观看者也流泪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师,教育孩子们,不要逃避困难,要去了解、认识困难,把困难的底细摸清楚,然后克服困难。她给了孩子们很多的鼓励和信心。在国彬考试作弊后,她帮忙劝德育主任不要告诉他父母,因为她了解国彬的情况。国彬把自己画的图画送给李老师,李老师就替他投稿,参加比赛。那画上是一个孩子的脸孔,戴着学士帽,而左眼却泪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这幅画,我很难过,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国彬,很痛苦。

该片结尾部分,我们当时在看的人都流泪了,包括我们的老师。Terry很胆小,但他逐渐长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国彬的妈妈,两家人逐渐淡化了以前的误会,互助互爱,共享欢乐。往往,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当人们由于发展受挫时,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一种轻视自己的自卑情绪。影片中的国彬,他虽然成绩总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强的绘画能力。他能将一个人的头像,画得惟妙惟肖,可谓是天赋异懔。然而,因为学习差,他常被高级班的同学嘲笑、欺负,间接导致他有自卑感。我们要抛开自卑的情绪,在被他人看不起时,我们应当将其看作动力,赶超他人,再来,从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视时,我们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特别之处,来发展自己。

如果我们坚信自己能进步,并常保持自信,那么,自卑的情绪就不会深刻的侵扰我们。不管是家长,还是小孩,都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家长不该一味地强迫孩子,让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不该自以为是地对待孩子,不该不以为然地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将孩子陪养成“死书呆”。作为孩子,我们要体谅父母,做事情要尽自己的所能。我们大家要处理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事业问题和学业问题等。

推荐访问:观后感 小孩 电影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400字 小孩不笨2观后感50字 我不是笨小孩电影观后感 小孩不笨2观后感2000字(精选多篇) 小孩不笨电影观后感200字 小孩不笨电影1观后感 小孩不笨观后感50字左右 小孩不笨2电影观后感400字 小孩不笨电影教育感想 小孩不笨观后感500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