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小学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4篇

发布时间:2022-10-26 10:00:1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三篇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一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 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 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 每天上午 7:

  30 8:

  00,中午 12:

  40 以班级为单位进 行 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 研 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 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 (腋 下体温≥37.5°C)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 痛、咳嗽、 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医 张春红,将学 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 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 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 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 教 研组长)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OC)或有流感样症状 (流 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

  第1页共 8 页

   的师 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 长要 做到每天追踪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二 一、 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各级部主任为各年级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 7:

  30 8:

  00,中午 14:

  10 以班级为单位进 行 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

  各级部主任负责对本年级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 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 下体温≥37.5°C)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 嗽、 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长室,将 学生送 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 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 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 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级 部主任)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OC)或有流感样症状(流 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 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级部主任要 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 系,班主任及各级部主任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校长室。

  六、 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将晨、午检情况汇 总, 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 3 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 生 10

  第2页共 8 页

   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

  心(84643331)和区教育局(84368420) o 对缓报、瞒报、漏报 者,要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 实行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疫情负责人 及 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 14:

  30 之前向学校疾控办公室 报 告学生发热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三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 轻 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 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 卫生工作条 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 学校卫生防疫 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结合 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 识。

  2. 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 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 工作原则

  第3页共 8 页

   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 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 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 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 急领导小组,由梁寅峰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 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分级负责制。

  4.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 "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 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1. 梁寅峰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 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 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 部门报告。

  2. 李伏庆、张浩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 总务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第4页共 8 页

   4. 校医室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认真晨检,发现病例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

  5.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 病防治宣传。

  6.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 告,确保信息畅通。

  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 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 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 应。

  1、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① 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 施。

  ② 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 管理。

  ③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 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 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 政教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 重大突发事件

  

篇二:小学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每天下午下班前由行政部和食堂负责人凭就餐餐票实际数量填写就餐人员计划表中的实际人数还有填写总人数报餐表经双方签字生效并由行政部收回

  餐票使用管理规定

  为解决员工晚班用餐问题,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免费提供晚班员工 在食堂就餐。现就相关注意事项规定如下:

  一、 夜宵使用报餐制,员工凭餐票就餐,一餐一票,无票将不予免费 就餐。

  二、 各部门指定报餐负责人,由负责人统计该部门上夜班人数,按照 《就餐人员计划表》进行填写。并在 19 点半之前送到食堂。

  三、 每天下午 6 点之前由行政部根据厂部提供的晚班人数,把盖好日 期的餐票交给生产助理,并在《餐票发放表》上签名确认。

  注意事项:1、厂部晚班人员的餐票按组别进行编号:注心组是 SC0001—SC0022; 内包组是 SC0023—SC0035; 外包组是 SC0036—SC0050 ( 包 含 主 管 级 以 上 人 员 );

  成 型 组 是 SC0051—SC0065; 烤 炉 组 是 SC0066—SC0075。2、厂部晚班餐票必须按实际人数发放,多余的要次日 交到行政部。

  四、 食堂根据《就餐人员计划表》中计划人数准备夜宵。

  五、 每天下午下班前由行政部和食堂负责人凭就餐餐票实际数量填 写《就餐人员计划表》中的实际人数,还有填写《总人数报餐表》,经双方 签字生效,并由行政部收回。

  六、 每张餐票只限用一次,过期作废,员工需妥善保管餐票,如有丢 失行政部不补办,员工自费解决夜宵问题。

  七、 不得伪造餐票或用于其它途径,否则取消本人就餐资格。

  八、 每月 5 号由行政部核实数据统计后上报董事,经董事长签字后呈 交给财务核实,以便同食堂结算费用。

  九、 凡每月餐票数据经核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按《员工绩效考核办 法》处理相关责任人。

  本规定适用于福建冠香食品有限公司,自二○一二年十月一日起执行。

   十、 十一、

  

篇三:小学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想知道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是怎么样的 吗?以下是分享的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希 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结 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长为各教 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班主任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 咳嗽症状时,要立即报告学校,由校长向上级上报。

  三、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对出现 发热、咳嗽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要做到每天追踪 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将患病师生情况 及时报告给校长。

  四、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师生发生疑似病例,需立即报告,对缓报、瞒报、 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实行零报告制度:校长及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向上级教育管 理部门报告师生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鉴于近期我国湘蜀滇徽 4 省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卫生部今天发出通知,要求 各地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部门,灾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疫情每日报告与零报 告制度。灾区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暴发不明原因疾病,要按照《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等法规与规章的要求,进行报告和网络直报。

  通知指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救灾防病应急指挥机构 和专业预备队伍,开展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病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 队伍的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各地卫生部门要针对本地区历年灾情和传染病疫情特 点,会同药监、发改委、财政等有关部门做好救灾防病必需药品、器械、物资、 经费的储备。

   针对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疫情威胁,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从重点灾区扩大到全省。同时省政府紧急下拨 500 万元灾后卫生防疫专项经费。

  6 月 13 日以来的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福建灾区许多城镇乡村浸水受淹,大 量禽畜死亡。随着气温升高,灾后卫生防疫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通知强 调,各地在集中精力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同时,要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重中 之重,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疫。

  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迅速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开展灾后清理 工作,尽快运走灾后堆积的淤泥和垃圾,彻底清理倒塌的房屋,全面清洗浸水区 域,并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消毒杀虫。同时,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全面启动灾后防 疫预案,紧急调运消杀药品、口罩、器材等物资,防疫应急专家组要迅速集结, 进行疫情形势会商研判,组织力量迅速深入基层指导工作。

  通知还要求,各级政府要在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全力支持卫生防疫工作。

  切实加强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工作。对当地群众生活用水要严格消毒; 严禁贩卖病死畜禽及其加工制品;防止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医疗机构要 严密注视门诊量的变化以及发热和腹泻病人的发病情况,对传染病真正做到早发 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疾病防控机构要做好传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 报工作。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从重点灾区扩大到全省。

  

篇四:小学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三篇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一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 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 7:30 8:00,中午 12:40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研 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 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 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医张春红,将学 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 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 研组长)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 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

  第1页共8页

   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要 做到每天追踪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二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各级部主任为各年级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 7:30 8:00,中午 14:10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 各级部主任负责对本年级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 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 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长室,将学生送 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 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级 部主任)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或有流感样症状(流 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 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级部主任要 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 系,班主任及各级部主任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校长室。

  第2页共8页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将晨、午检情况汇 总,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 3 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 生 10 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84643331)和区教育局(84368420)。对缓报、瞒报、漏报 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实行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疫情负责人 及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 14:30 之前向学校疾控办公室 报告学生发热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三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 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 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 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 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 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 工作目标 1.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 识。

  第3页共8页

   2. 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 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 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 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 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 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 急领导小组,由梁寅峰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 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 分级负责制。

  4.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 “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 组织管理 (一) 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第4页共8页

   1. 梁寅峰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 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 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 部门报告。

  2. 李伏庆、张浩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 总务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4. 校医室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认真晨检,发现病例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

  5.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 病防治宣传。

  6.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 告,确保信息畅通。

  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 自指挥。

  (二) 应急程序 1. 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 应。

  1、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① 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 施。

  第5页共8页

   ② 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 管理。

  ③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 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 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 政教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 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 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 识和防护能力。

  ② 校医室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上报。

  ③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 窗、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 政教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 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 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 班主任对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第6页共8页

   ② 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 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堂、厕所等场地 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 流行应急预案:

  ① 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 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 校长及主管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 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 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 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 校医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 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 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 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 司机待命应急出车。

  ⑥ 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 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 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 和家长的联系。

  第7页共8页

   ⑧ 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教学秩序。

  ⑨ 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 发生。

  ⑩ 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 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第8页共8页

  

推荐访问:疫情 防控 制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