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情中“小”微课(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疫情中“小”微课(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大”疫情中的“小”微课
[ [ 关键词 ] 疫情. 微课. 缓解焦虑. 德育教育. 家校合力
[ [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学生不能到校上课,全国停课不停学,学生没“大”疫情中的“小”微课有学习的伙伴, 见不到曾经教她学习,给他鼓励的老师,听不见老师的声音,看不见老师的笑容,学生的恐惧、焦虑可想而知。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老师录制微课,而且必须要求老师“出镜”,这样的微课,让疫情中的学生感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就在身边,这样的微课凝聚了老师的心血,缓解学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微课”是疫情期间做好德育教育的好帮手,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训家长的好助手,做好家校联系,形成合力。但作为一线教师,不能错把平台当本事,还要在教学中研究,反思,更好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正文:
2020 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 的生活节奏。面对突入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 2 亿多师生受到影响,各类学校为了达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纷纷采取了线上教育的方式。就目前来看线上教学可运用的平台很多,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时长一般为 5-8 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 10 分钟的微课,就成了我们许多教师向学生授课的形式之一,微课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课。此次疫情中的微
课,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老师全部“出镜”,让疫情中的学生感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就在身边。
笔者在此所说的“微课”,专指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相对于传统的 40 或 45 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 笔者所说“微课”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老师在“现场”的“小环境”,疫情期间,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课。
一、凝聚了老师心血的 “ 微课 ” 能缓解学生的恐惧、焦虑心
理。
由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非常强,全国各地都有人被感染,而且很难治愈,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春节假期结束了,人们不能出去工作,还得继续躲在家里。开学了,同学们只能呆在家里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听老师讲课。疫情给普通民众带来了一定的恐惧、焦虑心理,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对于疫情其间线上教学学习内容的畏难、没有同伴的孤独,没有老师的无助, 没有家长陪同的寂寞等等,学习上缺乏老师指导的焦虑心理,给线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电视广播了老师们上网课的感人事例,鼓舞人心,但对小学生来说,没有玩伴,不能出门,没有同学一起学习,见不到曾经教她学习,给他鼓励的老师,听不见老师的
声音,看不见老师的笑容,他们的恐惧、焦虑可想而知。我们一线教师网上学习录制微课的知识,买设备,寻找并布置录课适宜的环境,自己录制微课,凭借微课的主题突出、时间较短,适合小学生专注力得有效时间,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给学生以心理依靠, 缓解了学生的恐惧和焦虑。最有趣的是,怕学生在家无法锻炼,笔者看到许多老师自学广场舞,以微课的形式录制出来一边示范,一边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锻炼,看到平时文质彬彬的老师跳得满头大汗,听到老师用那沙哑的声音鼓励学生,学生会理解老师录制微课的用心,熟悉的老师用微课老师缓解了学生的恐惧和焦虑。
二、 “ 微课 ” 是疫情期间做好德育教育的好帮手。
疫情考验着世界,考验着我们中国人,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也同样考验着家长和学生,更考验老师。凭借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问题聚集、指向明确、相对完整的优势,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根据微课类型多,便于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运用的微课类型有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疫情其间由于线上教育的开展,教学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学生手中有了电子设备,对学生也有很大干扰,尤其是一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家长疏于管理, 老师不在眼前,缺乏监督与管理,一部分学生就把手机当成了游戏工具,把网课时间当成了玩游戏的时间,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和同事常说的是“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呆在家
里,我们老师急在心里。”笔者记得很清楚,小敏连续 3 天没有在“班级小管家”上交作业了,老师网课时段打电话抽查,他说自己在参加线上教学,让说出这节课学习的题目,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让家长听电话,说家长去田里干农活了。老师问了半天, 他才说自己在玩游戏。笔者知道,这绝不是个案,有一部分学生, 在用孙悟空的变化来糊弄家长,哄骗老师。这就要求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录制微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组织了全校老师,召开视频会议,交流如何进行德育。安排老师自己录制讨论类微课“手机游戏的危害?”演示类微课“如何改掉玩游戏的坏习气?”启发类微课“如何控制知自己,专心学习。”探究学习类微课,“除了网课学习,我们不玩手机还能做些什么?”连续用 2 天四节课,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和自己写学习心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化疫情压力为动力,克服心理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线上教学的质量。
三、 “ 微课 ” 是疫情期间,培训家长的好助手。
防控疫情期间,孩子不能到学校,家长的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更是一个挑战。因为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是父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首先看到的是父母亲做了什么?其次才去想父母讲了什么。所以,父母的所作所为才是为孩子做出的最好榜样。
一般来说,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或偶像,无论父母是否愿意或者在意,你都是在为孩子做榜样,这本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也
是最佳的教育条件。因为儿童的天性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判断与选择会发生变化。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行为,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新冠疫情给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所在的城郊农村家长,他们不能外出打工挣钱,不能聚集,不能走亲访友,被他们称为“神兽”的学生, 也被困在家,让他们焦头烂额。有的家长用手机代替陪孩子,用手机代替管孩子,自己也是刷屏,玩游戏,学生有样学样,把刷屏, 玩游戏。在农村,家长还是非常相信和尊重老师的,教师录制讲授类微课“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和启发类微课“假期中可以轻松让孩子学会的事”等,老师用亲生经历的人和事,用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洁明了的微课,用最短的时间,影响了家长,为家长具体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指明了方向。教师灵活运用现实条件,录制微课,引导家长克服心理障碍,化疫情压力为家庭教育动力。用微课做好家校联系和家长培训,将疫情心理压力转变为德育动力,引导家长和学生要自信、勇敢、乐观。自己多做实事,少玩手机;对待他人则要懂得给予、奉献、患难与共。家校合力,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总之,微课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尤其此次疫情中,学生不能到校上课,见不到老师,没有学习的同伴,笔
者所在的学校,借助“微课”中老师出镜的形式,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的微课中,缓解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做好德育教育;做好家校联系,培训家长,形成合力;但作为一线教师,不能错把平台当本事,还要在教学中研究, 反思,更好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大”疫情中“小”微课 疫情 精选 文档
热门文章:
- 中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报告怎么写5篇2025-01-10
- 医疗队护士疫情防控感人事迹3篇2025-01-05
- 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月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4-01-05
- “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感悟心得体会8篇2023-12-29
- 新冠疫情防控护士感人事迹3篇2023-12-21
- 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者心得感悟经典8篇2023-12-18
- 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心得范文最新7篇2023-12-17
- 医生疫情防控心得体会范文最新6篇2023-12-15
-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3篇2023-12-07
-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十版大全6篇2023-12-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