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湘南地区烤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22 13:55:11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饨ky评价;湘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6-0113-03

烟草是湘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危害烟草的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黑胫病、烟草病毒病(TMV、CMV、PVY)、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为控制烟草病虫害,部分地区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出现较严重的农药污染。为确保烟叶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2014年以来,根据湘南烟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农民防治习惯等,按照综合治理、轻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1],在湘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和技术集成示范,已初步集成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3套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组合。示范结果表明,这3套技术组合在正常年份能有效控制烟草主要病虫害,促进烟草增产,同时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14]。

1 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1.1 农业措施

1.1.1 选用抗病虫高产品种。在试验项目区,选择国家审定通过的适合当地生产的抗病虫害优良品种,如K326、云烟87等。

1.1.2 规范化健身栽培。实行健身栽培全覆盖,推行大棚漂浮式育苗和小苗膜下移栽。银灰色地膜覆盖技术,既能驱避地老虎和烟蚜,又能有效防止草害。

1.1.3 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选择深泥田作为基本烟田,不种植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农作物,实行稻烟轮作,即冬季深挖起垄,经风霜雪雨日晒使田风化,3月上中旬移栽烤烟,7月中下旬采烤后插晚稻,这样可减轻烟田青枯病、黑胫病等土传病害的危害。

1.1.4 采收后及时处理田间菌源。烟叶采烤结束后,将烟杆、烟蔸、残叶收集上岸,集中烧毁,减少田间病菌残存量。据调查,处理烟杆可推迟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始发期,病情可分别降低92.8%、90.5%,虽对病毒病的始发没有影响,但盛发期的病株率可降低87.9%。

1.1.5 科学配方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定制专用的配方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重施钾肥,适施磷肥,控制氮肥用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烟叶根系活力,增强烟叶的抗病能力。

1.1.6 保护利用好自然天敌。湘南地区烟草害虫的天敌种类有 70 多种,保护利用好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是烟田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15]。

1.2 灯光诱杀

根据烟田环境每2.0~2.3 hm2安装1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12 W),田间棋盘状分布。杀虫灯灯管下端距烟株顶梢以上的0.8 m,诱杀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成虫等多种烟草害虫。3月中、下旬开始诱杀,6月底结束。

1.3 性诱防治

烟青虫、斜纹夜蛾性诱器选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竣闻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为上述三公司生产的烟青虫、斜纹夜蛾性诱剂。用竹竿搭架,将性诱器置于架上,高度随烟株高度而调整,一般在烟株上方20 cm处。按照棋盘格式放置,诱芯间距28 m左右,边缘可以适当缩小间距,周边密度稍大,中心稍稀。放置密度为15个/hm2,性诱时间为主害代成虫始盛期开始。

1.4 黄板诱蚜防治

黄板悬挂在竹竿上,高度随烟株的高度而科学调整,一般在烟株上方80 cm处。采用棋盘式放置,放置密度为375块/hm2(30 cm×25 cm)。色诱时间为4月初揭膜后开始,当纸板上粘虫面积占纸板表面积的60%以上时应及时更换[4]。利用害虫对黄色的趋向性,诱杀蚜虫、潜叶蝇、白粉虱、蓟马等微小害虫。

1.5 生物农药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即选用农用链霉素、XQ生防菌、春雷霉素防治青枯病,用光合细菌制剂、氨基寡糖速水剂防治病毒病,用鱼藤酮、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制剂防治烟草夜蛾等。

2 单项绿色防控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控害效果比较

2.1 灯光诱杀技术

2.1.1 对地老虎的防治效果。2014年耒阳哲桥镇太阳能频振式诱虫灯诱虫结果表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每灯诱集主要烟田害虫总虫数757只,其中,金龟子390只,占51.52%;蝼蛄155只,占20.48%;烟草夜蛾93只,占12.29%;斜纹夜蛾68只,占8.98%;小地老虎16只,占2.11%;银纹夜蛾35只,占4.62%。防治小地老虎一般灯光诱杀即可,不需要化学防治。

2.1.2 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据文礼章等研究,杀虫灯控诱杀无药区、杀虫灯控诱杀施药区、无灯施药区与无灯无药区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田间幼虫量差异显著。而杀虫灯控诱杀无药区、杀虫灯控诱杀施药区、无灯施药区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014年在耒阳马水烟区进行的杀虫灯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区(灯控无药区、灯控施药区、无灯无药区、无灯施药区)中,以无灯无药区的害虫(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幼虫)密度最高,二者百株虫量总数平均每次达128.4头,而其余3区的百株虫量总数平均每次仅为9.5~16.1头。说明在设灯区,对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可以不施药或少施药。

2.2 性诱剂防治技术

不同品牌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较好,长沙竣闻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次之,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较差(表1)。性诱剂对2种害虫均有诱捕效果,尤其对斜纹夜蛾的诱蛾效果良好,与张翠萍等[5]研究结果一致。

性诱剂密度试验表明,诱捕器密度与单个诱捕器诱蛾量、田间虫口密度成反比(表2)。虫口减退率在80%左右(表3),控害效果与化学防治技术相当[6]。说明性诱剂能替代化学农药,较好地控制烟青虫和斜纹夜蛾。考虑诱蛾效果和使用成本等因素,烟田地放置性诱剂诱芯1个/667 m2比较合适。

2.3 黄板诱蚜技术

耒阳秦剑波等研究,黄板具有较好的持效杀虫性,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烟蚜数量,破坏害虫的繁殖产卵,而且可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烟草病毒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黄板在烟蚜迁飞高峰期之前悬挂,可有效防治烟蚜,降低烟蚜的虫口密度,悬挂20 d 的防蚜效果仍可达96.2%[4]。说明黄板既能控虫又能防病,可以替代化学农药。

2.4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2.4.1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XQ生防菌水剂、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对青枯病的防效为30.12%。XQ生防菌原液水剂800倍液对青枯病的防效为91.22%。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青枯病的防效为65.91%。3种药剂分别于揭膜后和发病初期各施药1次,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施药液250 mL/株。XQ生防菌和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显著优于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与陈雷[7]研究结果一致。

2.4.2 光合细菌菌剂(PSB)、0.5%氨基寡糖素水剂、“四合一”混合制剂(东旺杀毒、病毒急救、生命素、赤霉素4种药剂稀释后按照1∶1∶1∶1比例混合)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光合细菌菌剂1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四合一”混合制剂喷雾3次。光合细菌菌剂100倍液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为43.74%,比文吉辉等2013年报道[8]的光合细菌菌剂对辣椒病毒病有60.50%的防效低16.76个百分点。0.5%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为36.57%,比余 清等2002年报道[9]的氨基寡糖素对烟草病毒病64.9%的防效低28.33个百分点。“四合一”混合制剂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为85.12%。3种药剂具有促进增产作用,光合细菌菌剂的增产率为9.6%,0.5%氨基寡糖素水剂的增产率为8.5%,“四合一”混合制剂的增产率为11.48%。

2.4.3 4%鱼藤酮乳油、0.5%苦参碱水剂、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用4%鱼藤酮乳油750 mL/hm2、0.5%苦参碱水剂900 g/hm2、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750 mL/h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750 mL/hm2,药后3 d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09%、53.36%、65.13%、51.90%,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3.34%、49.39%、54.40%、54.01%,这说明4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0.5%苦参碱水剂、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 3种生物制剂防效稍好。生物药剂较化学药剂具有缓效性、滞后性、持久性的特点,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11,13-14]。

2.5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2.5.1 20%塞菌铜悬浮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20%吗呱·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20%塞菌铜悬浮剂300倍液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1.79%,20%吗呱·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8.25%。

2.5.2 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用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225 mL/hm2、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50 g/hm2、5% S—氰戊菊酯乳油1 200 mL/hm2、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 mL/hm2,药后3 d,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为43.13%、89.47%、72.21%、86.46%,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为57.14%、81.79%、88.42%、59.79%。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与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药效及速效性相近,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乳油的速效性较差。药后7 d,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为94.77%、72.64%、88.88%、49.42%;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3.14%、66.42%、89.66%、50.00%(表4)。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可替代常用的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无公害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3 烤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3种集成组合的适用条件及效果测评

根据上述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对烤烟病虫害防控效果的探讨结果,拟定3个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组合。2014年对 3种烤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组合进行的示范测评结果表明,3个集成组合均能较好地控制烤烟病虫害,正常年份可不施用化学农药控制烟田病虫害。

3.1 农业措施+杀虫灯+黄板诱蚜技术+XQ生防菌或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此种集成组合适宜用于离城镇较近、基础设施较好、生态环境较差、作物布局较复杂的烟区。因安装杀虫灯一次性投资较大,一家一户较难实施,需要由烟草部门纳入农机补贴目录。建成后,使用方便,运行成本比较低。太阳能杀虫灯每台3 800元,控制面积2.67 hm2,安装和管理费每台5元/年,使用年限5年计,综合年平均使用成本360元/hm2;黄板每块2元,悬挂375块/hm2,综合年平均使用成本750元/hm2。2项共计成本1 110元/hm2。与农民自防区比较,每季烟草至少可少用杀虫剂2次,按每次农药费450元/hm2计算,即可节约农药费用900元/hm2,节省劳动力成本900元/hm2。示范区平均产量2 505 kg/hm2,增产315 kg/hm2,增收4 680元/hm2。增收节本共计5 370元/hm2,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3.2 农业措施+性诱剂杀虫技术+黄板诱蚜技术+ XQ生防菌或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此种集成组合适用于离城镇比较远,交通不便,但生产管理精细、基础设施比较好、作物布局比较简单、水源条件一般的烟区。使用性诱器和黄板能比较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而且使用方便,能够及时回收,运行成本低,效益比较好。

据调查,示范区烤烟平均产量2 355 kg/hm2,增产435 kg/hm2,增收5 445元/hm2,防治成本1 050元/hm2,减少施药3次,减少用药开支900元/hm2,节约劳动力成本1 350元/hm2。实施该组合可实现增收节本6 645元/hm2,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3.3 农业措施+0.5%苦参碱水剂+XQ生防菌或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此种集成组合适用于各种生态环境。据调查,示范区烤烟平均产量2 430 kg/hm2,增产360 kg/hm2,增收5 670元/hm2,具有保产、稳产作用和较好的生态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杨普云,梁俊敏,李萍,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65-68.

[2] 孔凡全,朱列书.频振式杀虫灯在烟草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2(8):83-85.

[3] 胡亚萍,潘红,杨春艳,等.不同太阳能杀虫灯杀虫效果试验[J].上海蔬菜,2008(1):93-94.

[4] 秦剑波,高小俊,母婷婷,等.黄板对烟蚜及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23(11):106-108.

[5] 张翠萍,杨硕媛,杨璧愫,等.性诱剂对烟田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诱虫效果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44-746.

[6] 洪家保,陈学平.用性信息素诱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J].昆虫知识,2002(1):27-30.

[7] 陈雷.XQ生防菌剂防治烟草青枯病药效试验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1):59-60.

[8] 文吉辉,黄志农,徐志德,等.光合细菌菌剂对辣椒产量及其病虫害的影响[J].辣椒杂志,2013(1):19-22.

[9] 余清,刘勇,莫笑晗,等.氨基寡糖素在烟草上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2,18(3):128-131.

[10] 王兵万,杨全柳,张一扬,等.永州烟区烟草主要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J].湖南农业科学,2009(9):80-83.

[11] 李宏光,钟权,张赛,等.8种农药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100-101.

[12] 张洪芳.植物源农药在烟草害虫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242.

[13] 李锡宏,陈明,郭利,等.0.3%苦参碱水剂对烟青虫和烟蚜的防治效果试验[J].湖北植保,2007(6):22-24.

[14] 李晓婷,罗华元,陈月舞,等.不同生物防治技术对烟草烟蚜和烟青虫及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J].作物研究,2011,25(4):361-365.

[15] 冯礼斌,白体坤,丁攀,等.川东北地区水稻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10):47-50.

推荐访问:烤烟 防控 全程 湘南 集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