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2四川省考察讲话心得(可用于心得和讲稿)_2020合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2022四川省考察讲话心得(可用于心得和讲稿)_2020合集,供大家参考。
2 22 022 年在四川考察讲话心得体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宜宾极米光电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看到很多“80 后”“90 后”开始挑大梁,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人:“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成就都要通过我们共同拼搏来取得。”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建功立业!
静下心来、沉下身子,以“皓首犹贪学,谦虚德益丰”的姿态躬身入局。“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学识有深有浅,但工作中首要的是认真踏实、积极主动、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要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静下心来、沉下身子、迈开步子,主动深入村组、农户、企业走访调研,多虚心向领导和同志请教,真心向群众和实践学习,尽快了解基层实际情况,适应基层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涵养勤奋与踏实,磨掉惰性与浮躁,坚持苦干实干,把解决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务实管用作为评价标准,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攻坚克难上来,遇事要有一股盯劲、韧劲和干劲,受得了冤枉、沉得住气,面对复杂问题,不推诿,不回避,不退缩,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和一抓到底的决心。
好学善思、开拓创新,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姿态担当作为。要勤于思考总结。每天工作之余,都要回头看一看、想一想,有时还要动笔记一记,今天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能否做得更好,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既总结自己的得失,也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坚持积少成多,举一反三,在不断思考总结中改进提高。要开阔视野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工作中不仅要专注于具体事务,更要立足长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研究审视发展的潮流、周边的态势,找准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的最佳结合点,在思考谋划中不断提升眼界高度,使自己永远想在人前、做在人前、走在人前。要勇于开拓创新。要充分发挥自身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优势,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不断推进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创新,要有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志气,积极进取,敢于超越,力争干成几件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的大事、要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以赴、争创佳绩,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与肯定。
严于律己、建树形象,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姿态修身树德。有人说,基层是个放大镜,再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变成大事,基层又是一个显微镜,再小的毛病都会被人发现。年轻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个人都很关注。要行得正、做得正,从严要求自己;要强化边界意识,对党纪国法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时时
自警,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从而少走“弯路”、不入“歧途”。要树立小节意识,常怀修身之念,在个人道德修养、生活情趣上要注意小节,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一份宁静、一种定力,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树立起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良好形象。
2 22 022 年在四川考察讲话心得体会
6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时强调,要做好粮食生产、农业现代化、乡村卫生体系建设等“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着力破解力量“一盘散沙”、举措“水土不服”、发展“竭泽而渔”等顽疾,推动“三农”工作健康有序、常态长效。
增强组织号召力,破解“一盘散沙”。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三农”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三农”工作才能行稳致远。要积极探索党建联盟引领“三农”工作发展路径,以打造片区党建共同体激发区位相邻、资源相似、产业相同等优势,推动集体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发展。借鉴城市小区党支部治理经验,探索村建党总支、村民小组建党支部,形成总支连支部、支部连小组、小组连党员的基层党组织机制,统筹引领回乡创业优秀农民工、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和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着力解决农民“一盘散沙”、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
引导群众唱主角,破解“水土不服”。生活过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三农”工作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群众,群众愿不愿意、满不满意是关键,一举一动都须符合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坚决杜绝生搬硬套所谓“先进经验”,导致“水土不服”。做决策、定方案前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进人民中间,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知民愁,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深入分析村情村况,反复核实研究群众真实
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举措要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将真正的决定权交还给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帮扶单位、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等重点做好发展路径规划、技能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等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为农民节本增效、提质减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强化发展可持续,破解“竭泽而渔”。可持续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不二法宝,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要着眼长远,善谋大局,算好资源要素、投入产出、长远发展等经济综合账,重点抓实办好道路、物流、综合服务等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建设,坚决破除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好大喜功的浮躁心理,避免盲目追求“短、平、快”。要科学规划空间布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综合研判地理、历史、气候、传统等因素,做到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确保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防止为追求产业发展、城乡绿化而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等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2 22 022 年在四川考察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先后考察了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三苏祠,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在永丰村,总书记笑着对乡亲们说,“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下去。”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乡村振兴,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必须系统性、长远性谋划,让乡村“沛雨甘霖”滋润乡亲们的“好日子”。
“沛雨甘霖”蕴含着粮食安全,滋润着乡亲们“吃得饱”的好日子。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关乎国家安全。无论是海南之行第一站——三亚崖州湾的种子实验室,还是四川之行首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关乎的都是粮食安全。从实验室到田间地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牵挂,我们要将总书记在兹念兹的大事、要事转化为乡亲们“吃得饱”“吃得好”的喜事、乐事。一方面,要牢牢端稳“金饭碗”,实现“中国粮”真正“中国产”,坚决遏制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加大土地撂荒整治力度,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松劲”。另一方面,要将成熟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粮食育种、插秧、收割等全流程、各环节,提升粮食生产质效,保障粮食质量。
“沛雨甘霖”蕴含着青山绿水,滋润着乡亲们“环境美”的好日子。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总书记步入村庄,一边走一边察看村容村貌。户厕改造、污水管网……一项项涉及乡村宜居的小事,都是习总书记心里惦记着的大事。乡村要振兴,生态必振兴。当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乡村宜居行动,提升乡亲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度,主动参与到门前屋后的环境治理中,推动秸秆焚烧、露天垃圾有效利用,高效转化为肥料。通过打好“三大战役”,推动城市治污、治水、治霾协同推进,实现天蓝、水绿成为常态。在乡村与城市相互促进之下,环境美的“盛景图”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卷”。
“沛雨甘霖”蕴含着共同富裕,滋润着乡亲们“生活富”的好日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开启共同富裕之路上,必须将乡亲们的小事、难事当成党员干部的家事、心事来办。“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这是总书记在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期间叮嘱当地负责同志的话。事实上,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更离不开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如何富裕,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好了人民群众的事情,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在反复的为民、利民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强对民生、医疗、就业、养老等各项事业的认可度。
让乡村“沛雨甘霖”滋润“乡亲们好日子”,让“幸福之花”在广袤乡土上“争奇斗艳”。
2 22 022 年在四川考察 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党管农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要让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既“搭台”又“唱戏”。
基层党组织“搭台唱戏”,要演好“主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演好“主角”唱好戏,必须领好头、过得硬,党组织就坚强有力,越能凝心聚力,就能成为群众的“火车头”“主心骨”。只有好的“领头羊”,才能带出富的村子、强的村子。不断拓宽选人的视野,把牢选人的关口,基层党组织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融入到工作中,推动党员干部讲政治、重担当、善作为,不断巩固和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在乡村振兴中演好“主角”,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
基层党组织“搭台唱戏”,要搭好“舞台”。“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让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既“搭台”又“唱戏”,核心是服务好群众,要树立起服务离不开阵地,阵地必须承担富民兴村重任意识。深刻认识阵地建设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乃至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方式,把基层党组织阵地打造成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搭的“舞台”越是宽广,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就越坚强。
基层党组织“搭台唱戏”,要练好“唱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践行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其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唯有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拿出脱贫攻坚的那股劲,拿出那种责任担当,干实事、求实效,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去奋斗,在工作中落实所学、充实所学,练好“唱功”,带领群众唱好“富民大戏”。
2 22 022 年在四川考察讲话心得体会
6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找准找好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建引擎功能,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抓牢思想“着力点”,赋能乡 村振兴“源动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首要就是强化政治引领、激活内生动力。坚持思想铸魂,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学习等方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中央及地方层面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方针,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乡村振兴的“思想动能”。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找准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整改提升;找准基层干部在政治形象、政治担当、政治自律等方面欠缺的短板,通过借助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政治培训、干部严格自我要求的方式,增强基层干部的政治能力素质,切实使乡村振兴的政治根基更扎实、更牢固。
抓好人才“培育线”,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人才作为“关键要素”,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建强村级干部队伍,把致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把有农村工作经验、肯于吃苦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村(居)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选优配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严管厚爱等方式,激活村级干部队伍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建强党员队伍,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等人员中发展党员,深入开展农村党员致富技能专题培训,让党员在创办领办致富项目、
带动群众增收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建强人才队伍,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方面发力,既把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最需要、有本事的人才引进来;又注重激励关怀、教育培养,让他们真心愿意留下来。
抓好组织“覆盖面”,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其中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坚持在扩大组织覆盖上下功夫,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到农民合作社、非公企业、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中,使党的组织覆盖到乡村振兴的各个角落、环节。坚持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上下功夫,树牢“好的巩固、中间提升、差的整顿”的理念,推进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促进晋位升级;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
热门文章:
- 环境保护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篇2025-01-12
- 学习弘扬铁人精神心得范文3篇2025-01-12
- 基层社区干部个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篇2025-01-12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9篇2025-01-12
- 机关以案促改集中学习心得体会选集6篇2025-01-12
- 交通安全公开课心得体会范文锦集3篇2025-01-12
- 纪念辛亥革命主题心得体会4篇2025-01-12
-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心得体会范文锦集5篇2025-01-12
- 个人实训安全培训心得体会10篇2025-01-12
-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优质范文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