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篇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1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1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下述几个方面是要特别注意的。
(一)要注意外表,更要注重内涵
有的教师为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他们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体的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形式,录音、录像、投影,制作的课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实际效果一般,甚至学生的注意力被无用信息牵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的内涵,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违背了媒体的运用应为音乐教学服务的教学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视情况制作情节MTV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不少音乐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这类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学生由于欣赏水*、能力的局限,往往听了几分钟后就思想开小差,以致不能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选取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断或制作相关内容的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制成情节MTV播放。我认为,这样的课件弊大于利。孰不知,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再则,若教学每首乐曲都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不切实际。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涵,想像音乐意境,参与音乐创作。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其前提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教学时,教师只要动动鼠标,不用写也不用多说,完全让课件代替了教师。在这种缺乏师生交流的教学中,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制作那种从头放到尾的课件,而应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师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因为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
多媒体教学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万能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同时,在具体施教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可增加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我们应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的结合点,各展所长,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2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法的改进和研究,并建了多媒体教室。这些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是将现代化的电子通信等设施运用于教学,它包括网络、电脑、音像设备(录音机、DVD机、音箱等)和实物投影仪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通过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实践,体会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也认识到多媒体在教*用中的局限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谈一点本人的看法。
一、要正确灵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
使用多媒体于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利用电脑设计好板书,可以使板书更加工整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可以节省书写的时间,使一堂课里增大信息量,学到更多的东西,记得更透彻,理解更深刻。这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也是目的。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饮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要素之间关系。
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及知识的灌输的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控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识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仍然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能让多媒体来简单地代替教师的授课。
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开发多媒体软件,就是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更需要备好课
随着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变得虎来越迫切,教师通常喜欢用自己开发的课件,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课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防止课件的“文字化”、“过量化”、“单一化”、“杂乱化”及课件的不可操作性。教学软件制作与开发,其所花费时间往往是一堂课的几倍及至几十倍。因此,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不仅涉及到教育观念转变,也是良好师德的体现。实践已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制作好教学课件是关键。我认为:
1、精编教案。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不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变化,还应从教学的整体来考虑。因此,教学形式、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同样教案编写须符合多媒体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认真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把握教材要求,分析教学对象。
2、精选素材。课件的制作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的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储存到资源库中,以备教学时调用。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自始至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融合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在确定教案前提下,须编写制作课件的脚本,教学流程图,根据方案精心选择恰当的素材,如各种图形、动画、音乐等。
3、精心制作。有了好的教案,恰当的素材,要精心考虑制作方案,使教案与多媒体教学的文字、图象、声音等方面同步协调,力求优化组合,取得最佳效果。
4、精于操作。在课件制作完毕后,课前需多次练习操作,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得当,应用自如。
三、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学模式雷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几点:
1、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计算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2、需要利用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来的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课堂应变的能动性,使多媒体教学媒体制约师生的思维空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教学操作的设计,也就是教学流程的规划。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在此阶段,应考虑到在教学中应使用网络的哪些功能,它们应该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以及调配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哪些教学资源等等问题。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功能应围绕教学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
4、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我们知道,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即使使用了再先进、再丰富的媒体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堂课,如果什么样的媒体都用上了,比如电脑、录音、投影等等,但是讲课的主题没有突出,逻辑性不强,难点没有解决,也不能算是一堂优质课。因此,我们必须主交分明,必须明确一切媒体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并不是说只要用了多媒体教学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媒体的使用本身不可能代替教学的全部,它仅仅为教学服务的。
在多媒体实验教学中,我体会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的前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转变观念,应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现代教育改革中,不断加强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工作。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3
与现代媒体日益频繁接触的学生们已不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创新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以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表现单一的缺陷,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饱含激情地带领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品有字书之美味,捂无字书之人生”,那一派畅然,那一种淋漓会令所有人陶醉,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多了一份乐趣,一份光彩,而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增长如飞。
一、借助录像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事理、情感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基于这样认识,语文教学应当弘扬人文精神,这样要比空洞的说教好得多,最佳做法是:借助影片,激发兴趣,弘扬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利用影片,放一个反映普法战争的专题片,让学生通过直观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主人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如讲《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时,先播放反映人民*渡江作战的记录片《开国大典》,让学生目睹当时战争情景,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对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刻骨的对敌之恨溢于言表。实践证明,利用影片、幻灯片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借助电脑,促进学生形成形象思维
语文教材里,文学作品的比重较大,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之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比明晰的观念更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向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因此,阅读绝不能拘泥于文字。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形象理解。如在教学《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时,可借助电脑播放一个Flash。这样,文章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美感。所以,这时学生在理解和背诵课文时也就轻而易举了。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电脑让学生浏览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美景,接着配乐朗诵欣赏,图文并貌,感受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实践证明,借助电脑,能促进学生形成思维,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三、借助音乐,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音乐为我们开辟了新领域,它使课文能摒弃一切繁文缛节,直抵学生心灵。”课文《黄河颂》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播放激昂的乐曲让人体会黄河壮阔奔腾的美,博大而浩瀚,吐纳天地之灵气。如在教学朱自请《背影》后,我们播放《懂你》这首歌曲并用多媒体展示《懂你》画面结束全文,能让学生置身于浓浓亲情之中,再次品味亲情,读懂亲情。
实践证明,音乐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课文充满激情、意蕴深刻、声情并茂的情感美。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从而改变了传统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次数不要太多,时间不要太长,俗话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句话用在多媒体教学上最为恰当,因此在选材上应适时、适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
(2)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而使之成为程式化,认为教师是一个机器的操作者,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通过人类操作控制的,都是处于辅助地位,教师的讲解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教学的灵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避免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过程表现为程式化。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的技术理论,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水*,从而把课堂教学优化到最佳程度。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篇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1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100字
热门文章:
- 环境保护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篇2025-01-12
- 学习弘扬铁人精神心得范文3篇2025-01-12
- 基层社区干部个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篇2025-01-12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9篇2025-01-12
- 机关以案促改集中学习心得体会选集6篇2025-01-12
- 交通安全公开课心得体会范文锦集3篇2025-01-12
- 纪念辛亥革命主题心得体会4篇2025-01-12
-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心得体会范文锦集5篇2025-01-12
- 个人实训安全培训心得体会10篇2025-01-12
-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优质范文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