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勘察设计工作方案(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3-25 23:34:2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勘察设计工作方案(2022年)

 

  1 1

 勘察设计工作内容

 本项目主体工程[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含隧道机电)、交叉、环保、水保、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管理养护设施、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收费设施、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房建设施(含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弱电智能化等)以及服务设施、临时便道等的工程勘察、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如需要)、施工图设计(含机电工程施工图补充设计、房建工程装饰装修设计)、概预算文件编制、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施工招标图纸、工程量清单、施工项目专用技术规范编制、后续服务(含动态设计)、相关科研及专题报告(设计阶段安评报告、水域占用补偿专项设计、水资源保护措施等)等全部工作。

 2 2

 勘察设计工作方案

 根据文件要求,本项目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勘察设计。

 2.1

 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方案

 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设计按六个步骤进行,即:

 准备工作→ 现场踏勘→ 初测、初勘工作(工程测量→初测外业调查→初勘→初测外业汇报和成果验收)→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评审。

 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流程详见 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图。

 勘察设计工作方案

 【1 】准备工作

 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图

 (1)

 整理、收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规划、有关文件、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地质图等资料,熟悉研究项目区的情况; (2)

 收集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写初测暂行规定;

 (4)

 在地形图上布设路线方案,通过平、纵、横设计及构造物布设,提出各种有价值的路线方案。

 【2 】现场踏勘

 (1)

 组织各专业分项负责人进行现场路线踏勘调查,在 1:2000 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通过平、纵、横设计及构造物布设,进一步研究提出外业调查的路线方案及有价值的比较方案。

 (2)

 对 1:2000 地形图测量及相关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3 】初测、初勘1 1 )工程测量

 (1)

 资料收集、整理 整理测绘的工程所在区域 1:10000 地形图和平面、高程控制成果资料,根据初步的路线布设方案,整理地形图需进行测量的区域、位置等。

 (2)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按四等精度(D 级 GPS 精度)联测国家高等级已知三角点 3~6 个, 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布测一级平面控制网加密作为二级平面控制。所有平面控制点兼作水准点,按四等高程测量要求建立高程控制 网。所有控制点都要进行边长、高差的检定,使得成果正确可靠。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 静态测量方法,间隔 2 公里左右布设 1 点;加密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GPS 静态测量方法或用全站仪按三角高程导线方法测量,间隔 400 米左右布设 1 点。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或GPS 拟合高程测量。

 (3)

 地形图测量 陆地地形测量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结合 RTK 或全站仪数字测图方法施测,成图比例为 1:2000,测量、图式要求按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4)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陆地纵断面测量主要采用动态 GPS 实时差分定位系统(RTK),困难隐蔽地区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量,水中断面采用动态 GPS 实时差分定位系统+自动数字测深仪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断面点间距为 100 米,实地钉出木桩,插上红旗。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11]504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根据专业调查及设计的需要适当加密中桩测

 量,特别是在特殊控制地段、隧道洞口段及地形变化较大的桥梁墩台等处,还应测出横断面。中桩放样和纵横断面测量严格按照《公路勘测规范》实施。

 2 2 )初测外业调查

 (1)

 在勘测阶段利用中间成果资料,从而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 (2)

 广泛征询沿线地方政府对路线方案的意见,并及时向业主进行方案汇报; (3)

 对有价值的路线方案,分专业组开展勘测与调查,收集内业设计所需的全面详实的资料;工程经济组进行征地、拆迁调查和概算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4)

 充分调查各相关资料,初步确定桥梁跨径、桥长、桥面设计标高并向有关单位报备、征求意见; (5 5 )

 与沿线有关部门或单位签定有关协议与意向书。3 3 )初勘

 (1)

 工作内容 ①收集线路区区域地质资料和邻近工程的勘察设计资料。

 ②基本查明本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③进行综合地质勘察,基本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供治理对策的地质依据。

 ④基本查明公路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桥梁需在工可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桥位工程地质的优劣,特别应查明与桥位方案或桥型方案比选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评价; 隧道需基本查明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围岩分级情况。

 ⑤基本查明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⑥在充分收集拟建路线附近区域筑路材料的基础上,基本查明筑路材料的类别、产地、质量、数量和开采运输条件。

 ⑦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2)

 工作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初勘工作以工程地质调绘、物探、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为主,以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地质勘察资料,并进行综合比对分析,以基本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结合构造物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物探手段和仪器,注重物探勘探的效果,并采用钻探手段进行验证。

 根据设计构造物布置,选择钻探、槽探、原位测试手段,查明各类构造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勘察工作拟分工程地质调查组、工程物探组、工程地质钻探组、室内试验组四个小组分头开展工作,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①工程地质调查组:基本查明路线走廊带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路基、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 且为钻探点及物探测线的布设提供依据。

 ②工程物探组:主要负责钻孔波速、物探测线布设等工作。隧道、高边坡钻孔,在成孔完成后进行孔内波速测试以定量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对于基岩岩体破碎、岩芯采取率低、不能准确判断岩体情况的钻孔,辅以孔内电视,查清钻孔内岩体节理发育及完整性情况,准确进行层位划分;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于露头不清楚、构造发育的隧道布设物探测线等,以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③工程地质钻探组:主要负责钻孔、探槽、原位测试、勘探点放样等工作。

 ④室内试验组:主要负责岩、土、水样品的室内测试工作。4 4 )初测外业汇报和成果验收

 (1)

 所有成果资料整理汇集成册,经过总师室检查验收后,向业主汇报, 并通过业主组织的外业验收。

 (2)

 资料提交 ① 事先指导书、技术要求、技术设计书等指导性文件; ② 测量成果及计算书等资料; ③ 初测外业调查报告 ④勘测总结报告、初测验收报告及有关协议、纪要等文件。

 【4 】初步设计

 (1)

 编制总体勘察设计大纲和事先指导书,统一勘察设计理念、勘察设计原则,并报业主审查确认; (2)

 根据“工可”线位,结合审查意见,以及初测验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确定本项目线位的总体走向,并同深度对线位进行多方案比较,不遗漏任何一个可比方案; (3)

 对沿线构造物、对工程有较大影响的区域、干扰严重的城镇规划区、地形地质复杂的区段进行多方案比选,起终点位置进行统筹规划、深入研究; (4)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综合运输网络,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使道路使用者安全、快捷、舒适、经济,获取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5)

 结合区域收费道路网现状及规划,研究本项目联网收费以及管理、养护、服务设施总体布局方案; (6)

 会同业主和当地政府实地踏勘,明确有关通道、涵洞的具体位置、尺寸,以及三改方案等,并与相关方签订多方协议; (7)

 查明沿线地质、水文等情况。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 (8)

 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9)

 按部颁《编制办法》等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及概算。

 【5 】初步设计评审

 (1)

 积极协助业主向交通运输厅和交通运输部申请初步设计审查; (2)

 准备初步设计审查所需的图纸、挂图及汇报系统等各种资料; (3)

 协助业主组织好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2.2

 施工图阶段工作方案

 施工图阶段勘察设计按五个步骤进行,即准备工作→定测、详勘(工程测量 →定测外业调查→详勘→定测外业汇报和成果验收)→施工图设计-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流程详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图。

 【1 】准备工作

 (1)

 根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对路线推荐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 (2)

 组织各专业组长对优化线位及构造物方案进行现场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作出调整; (3)

 进行平、纵设计,为定测放线提供资料。

 【2 】定测、详勘1 1 )工程测量

 (1)

 资料的收集、整理、输入、检查 收集初测的地形图、控制资料、起算点成果等;收集路线方案的直曲线表和逐桩坐标表;打印工作使用的图表;路线放样资料及控制资料输入电脑、工作手簿;所有资料由专人复核检查无误后方能使用。

 (2)

 控制网的检测 施工图设计阶段将按照构造物实际需要布设相应等级的平面与高程控制 点,推荐方案中大于等于 3km 的隧道有 2 座,按照《公路勘测规范》需布设三等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按照进出洞口各 3 点布设,合计 12 个三等平面与高程控制点,有 9 座大于等于 1km 小于 3km 的隧道,按照《公路勘测规范》需要布设四等平面与高程控制点,按照进出洞口各 3 个点布设,合计需补设 54 个四等平面与高程控制点。

 为确保定测成果准确、可靠,需对前期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检 测。对破坏的控制点要补充,对移位、变形、沉降的控制点重新测量,最后得出新的控制成果,以确保施工定测工作顺利开展。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图

 (3)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主要采用动态 GPS 实时差分定位系统(RTK),困难隐蔽地区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量,水中断面采用动态 GPS 实时差分定位系统+自动数字测深仪进行测量。路线中桩设置间距,及纵横断面测量精度应满足《公路

 勘测规范》的要求。根据路线、构造物、沿线设施等专业调查的需要加桩,所有中桩都要测出高程和横断面。改沟、改河、改路等工程也应测出中桩和断面。测站转移后,应对前站放样桩位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站作业。

 (4)

 地形图核查 现场对地形图进行核查,地形地物发生变化的路段予以修测;地形图范 围、比例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予以补测;变化较大时,应予以重测;根据专业设计的需要,加密地形点的测量。

 (5)

 定测外业汇报和成果验收 所有成果资料整理汇集成册,经过本院检查验收后,向业主汇报,并通过业主组织的外业验收。

 2 2 )定测外业调查

  (1)

 及时分析勘测中间成果资料,发现情况及时调整解决; (2)

 广泛征询沿线地方政府对路线方案的意见,并及时向业主进行方案汇报; (3)

 对确定的路线方案,分专业组开展勘测与调查,收集内业设计所需的全面详实的资料;工程经济组进行征地、拆迁调查、整理与分析; (4)

 充分调查各相关资料,确定桥梁跨径、桥长、桥面设计标高并向有关单位报备、征求意见; (5 5 )

 就各专业设计方案与沿线有关部门或单位签定有关协议与意向书。3 3 )详勘

 (1)

 工作内容 ①在初勘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最终确定的公路路线和构造物的布设位置, 进一步查明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②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在初勘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钻探等勘察工作量,查明沿线路基、构造物地基地层分布、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准确提供施工图设计必需的地质参数。

 ③根据初勘拟定的对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防治的方案,具体查明其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2)

 工作方案

 在充分利用和分析初勘资料基础上,分组开展工作,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①工程地质调查组:在初勘阶段的基础上,对某些专门性的地质问题作必要的补充调查与测绘。

 ②工程物探组:主要进行钻孔波速工作。

 ③工程地质钻探组:主要负责钻孔、探槽、原位测试、勘探点放样等工作。

 ④室内试验组:主要负责岩、土、水样品的室内测试工作。4 4 )定测外业汇报和成果验收

 (1)

 所有成果资料整理汇集成册,经过本院检查验收后,向业主汇报,并通过业主组织的外业验收。

 (2)

 资料提交 ① 事先指导书、技术总结等文件; ② 定测外业验收报告; ③ 控制和地形图检测报告及成果; ④ 路线纵横断面成果。

 【3 】施工图设计

 (1)

 结合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意见,进一步优化路线和构造物设计方案, 开展定测和调查工作,根据定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定测验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2)

 对沿线桥梁,结合相关专题研究成果,上下部结构均采用两套及以上专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受力计算分析,确保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合理; (3)

 对地形地质复杂的桥梁基础、隧道、特殊路基和不良地质等进行动态设计; (4)

 对收费站、管理中心、绿化景观等提供三套以上设计方案,交由业主组织专家审查确定; (5)

 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重视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综合考虑路线所经区域的地形情况、植物分布、经济性及后期养护等进行专项设计; (6)

 调查全线供电方式,结合项目永久用电和施工用电编制专项供电方案,明确工程用电的供应点和供电量;

 (7)

 按部颁《编制办法》及有关技术要求分标段编制施工图文件; (8)

 编制本标段施工图预算文件。

 【4 】施工图设计评审

 (1)

 积极协助业主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施工图设计审查; (2)

 准备施工图设计审查所需的图纸、挂图及汇报系统等各种资料; (3)

 协助业主组织好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

推荐访问:勘察设计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勘察设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