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未选择路》教学设计
《未选择的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品评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1、作者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2、诗歌的象征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片上显示的是什么呀?(学生回答:两条道路。)同学们,如果你行进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岔路口,你该怎样走?你必须得选择一条,一条平顺,一条充满荆棘,当你选择了一条在走的过程中遇到了磨难,你有什么想法?而同样是面对分叉而出的两条路,每个人的选择必然会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看看面对两条路作者是如何选择的。
二、 作者简介 三、 生字词预习检查:(PPT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弗( ) 涉足( ) 伫立( ) 萋萋( ) 幽寂( ) 延绵( )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四、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试读,试着找准节奏,把握朗读基调。
2、交流初读体会:“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这是两条怎样的路,以至于诗人“久久伫立”,难以选择。
3、明确节奏划分。
4、教师配乐泛读,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
5、点名读,师生评价。
6、齐读。
五、品读探究: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诗中的路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是一种象征手法。
2、作者重点写的是选择的那条路,还是未选择的那条路?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为的是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3、作者为什么将写作的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而且诗的题目也叫“未选择的路”? 本诗共四节,第一节是写两条路,第二节是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这么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在人生的岔路口, 我们不能随波逐流, 要慎重地作出自己的选择, 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要有魄力, 勇于创新和进取。
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脚下! 七、 作业布置:
1.在你的人生路上,也一定面临过痛苦的选择,你是如何选择的?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描写。不少于300字。
2.课下搜集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八、板书设计:
伫立路口 思索选择 决定一生 选择道路 作出决定 选择荒路 人生 未选择的路 之路 选择之后 满腹怅惘 留恋未选 多年之后 回顾叹息 无法回头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