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2-04-08 14:42:29 来源:网友投稿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项中每组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掺和/搅和 耳塞/要塞 B.咽喉/悲咽 纤细/纤夫 C.积蓄/蓄养 夺冠/弱冠 D.横肉/蛮横 千载难逢/载渴载饥 2.对下面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 )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①句删去“是否” B.②句“就”改为“才” C.③句“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 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3.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夸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提出来的。

B.听说爸爸到村口了,小明喜出望外,飞奔出去迎接他。

C.天安门广场上,人们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对着国旗行注目礼。

D.桌上的筷子三长两短地放着,让人看了极不舒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鼎”字的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折。

B.“凿”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业”部。

C.“泰”字共九笔,最后一笔是撇点。

D.“屉、魔、迫“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首尾呼应,突出了“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C.《竹石》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

D.《金色的鱼钩》-文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二、诗歌鉴赏 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7.“吟”是_____的意思。

8.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9.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
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10.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诗歌的第一、二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1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1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三、现代文阅读 快乐读书吧。

志向 李大钊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 凝神)。黄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增长 增加)。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乐呵一生;
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
有的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胸怀大志,(寻求 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在当时的花花世界里,大钊一尘不染,有人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
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塑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的志向!” (有册改)
14.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李大钊___和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对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16.李大钊的志向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读书吧。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
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有删改)
18.“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___ “花苞长期孕育”是指 _________ 。

19.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0.下列对“水滴石穿”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滴能穿透石头。

B.只要水不停地滴,石头一定能被滴穿。

C.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写作 21.写作 请根据《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一篇读后感,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C 6.B 7.吟诵 8.平常 全,全然 高尚的节操 9.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 不怕牺牲 坚守高尚节操,清白做人 10.无论 还是 即使 也 11.比喻 如 似 12.B 13.A 14.入神 增长 寻求 15.动作 神态 腐败政府的憎恨 16.李大钊的志向是救国救民,推翻腐败的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

17.我的志向是当一名科学家。为了实现这个志向,我要刻苦学习,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能够成为科学家做好准备。

18.取得的成功 付出努力的过程 19.如果 就 但是 与其 不如 20.C 21.示例:
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我被父亲——李大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课文主要讲述了:李大钊同志在被特务抓住后,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对于敌人的严刑拷打无动于衷,最后被杀死的故事。

尽管敌人十分残酷,可李大钊同志坚强不屈,沉着冷静的同敌人进行斗争。面对亲人的哭喊,他表现得异常坚强,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 革命信念。不屈服于严刑拷打,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李大钊大义凛然,矢志不渝,用铮铮铁骨捍卫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谱写了一首壮烈的革命诗篇。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许许多多李大钊似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深情的缅怀他们,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还有许多的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牺牲,如:黄继光,张思德…… 李大钊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