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议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0-22 0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会计专业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本文将针对目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针对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这一课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此促进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会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知识实践模式

目前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发展过程之中,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不能够满足社会会计行业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阐述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理念,以此改进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理论层面上提出加强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发展与进步。

一、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拥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其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除此之外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很好地与社会市场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但是目前在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过多的注重会计行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教学,而忽视了对于会计行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明确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相对落后,其内容并不适应社会的基本发展现状,并且比较单一,不具有时效性。即使随着会计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变化,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已经基本树立了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应用的观念,但是配套教学措施工作方面并没有完全落实,也就产生了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所以如何针对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转变,这是所有高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会计专业应用知识实践模式的重要内涵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所以传统的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了,而高校会计专业应用知识实践模式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扩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实践手段,加强校企的实际合作,突出目前现代的实际经济背景,促进高校会计专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构建的有效性

(一)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有效性

想要更好地加强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就必须从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着手,以此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有效性。因为社会经济及社会经济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的经济背景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到国内经济及国外经济的发展背景之中,促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并且把握会计发展规则及会计变化规律,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参考目前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及会计数据材料,加之有效的结合我国基本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等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发展实际相接轨,并且参考目前社会经济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以此促进学生对于经济领域及会计专业发展的了解,推动学生能够将会计专业的眼光放长远,加强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及实践性。

(二)合理设置高校会计专业的基本课程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中较大的问题就是实践课程的比例较小,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状况。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高校会计专业要通过丰富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活动、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等办法进行改进。仅仅是会计专业课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会计技能培养的基本需求的,还需要丰富自身的基本能力,基于这种考虑高校可以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增加相应的课程,比如说经济学原理课程、物流管理课程、高等计量经济学课程、工商管理学课程、风险投资学课程等,在技能的培养上也需要实际技能操作课的设置。例如学生一旦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一定会面临着对于财务软件集财务系统、办公系统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所以往往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于使用数据库技能、点钞技能、防伪技能、管理系统使用技能、营销管理技能、电脑office办公系统的使用等,只有将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尽可能适应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基本需求,并且进一步加强知识实践模式在高校会计专业发展中的基本构建。

(三)完善会计专业的基本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整个高校会计专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学生将所学习到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其实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也全在于此。高校最通常的手段就是建立校企合作的基本关系,建立与社会企业单位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实习基地,注重对学生的基本培训,增加学生们的实习机会。其实在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同时也能为一部分优秀的会计实习生提供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会计行业人才及会计师召开研讨会与培训课程,不仅能对学生起到一定意义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对教师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会计专业的尖端人才也能够为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建立相应的联系,帮助高校的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方向的基本调整,优化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在实习中也能够帮助专业教师明确评价标准,阐述发展要求等。

四、结语

在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例如不能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等,针对这些问题,会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有效性、合理设置高校会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完善会计专业的基本实践环节等多种方式加强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合理促进学生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与会计综合素养的提高。学校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目前会计专业的发展进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与社会会计人才实际需求对接。

参考文献

[1] 张锐.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成功(教育),2013(24):15~16.

[2] 刘玲雪.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

[3] 彭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01):232.

[4] 江红凤.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知识实践模式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206.

[5] 熊磊.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A].2014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5:6.

推荐访问:专业知识 构建 实践 高校 模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