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唐宋文:书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唐宋文:书序,供大家参考。
【阅读】
唐宋文:书序
《昌黎先生集》序 (唐)李汉
①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春秋》书事,《诗》咏歌,《书》《礼》
剔其伪,皆深矣乎!秦汉已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尤所谓杰然者□。至后汉、
曹魏,气象萎靡;司马氏已来,规范荡悉;谓《易》已下为古文,剽掠僭①窃为工耳!文与道蓁塞,固然莫知也。
②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言;比壮,
经书通念晓析,酷排释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隐。汗澜卓踔②,渊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铿然
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
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终而翕然③随以定。呜呼!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
可谓雄伟不常④者矣!
③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得赋四,古诗二百一十,联句
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著六十五,书、启、序九十六,哀辞、祭文三十九,碑志七十六,笔、砚、鳄鱼文三,表
状五十二,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目为《昌黎先生集》。
[注释]①僭:越分。②卓踔:高远。③翕然:和顺。④常:一般、普通、平常。
1.文中“昌黎”是指韩愈的
。(1 分)
2.第①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1 分)
A.矣
B.也
C.焉
D.乎
3.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司马迁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B.李汉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C.曹氏父子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D.韩愈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4.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写“时人”种种神态的作用。(3 分)
5.作者写第③段的意图是
(2 分)
6.简述作者对韩愈文章特点和文学成就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曾南丰先生①文集序 (宋)赵师圣
①予自束发受书,长而策名登朝,海内升平,天下乂安,读书中秘,于今二十有余年,凡古今文章升降之变,
窃尝窥之矣。
②自东汉以来,道丧文敝,虽以唐贞观致治,几于隆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衰。昌黎韩子起布衣麾之,天下
翕然复归于正。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以达于孟子。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宋
之韩愈也。时予乡曾文定公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知之者,欧阳公见而独异之,初骇其文,复壮其志,
由是而子固之名动天下。嗟乎!彼文公者,岂徒以其文章哉?方其迎骨于凤翔也,王公士庶奔走膜呗,而文公冒死
极谏,撄万乘之怒而不悔。则文公卫道之严,正气所磅礴,固已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矣。其手扶云汉,章
分裳锦,岂偶然哉?欧阳公立朝谠直不回,至其论文,则曰: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
于渊泉,无不之也。不然,以欧公之才,岂不能争裂绮绣,若子云、仲淹辈,诚卫道之心严□。
③曾子固、子开伯仲皆以文名于时,而子固文尤著。其《元丰类稿》言近指远,大者衷于谟训,而小者中于尺
度。至论古今治乱得失、是非成败、人贤不肖,以及弥纶当世之务,斟酌损益,必本六经。卫道之心,实与昌黎、
永叔相表里,非仅以文章名后世也。后之君子读子固之文,而得欧阳子之志,与韩子当年抵排异端、张皇幽眇之深
心,以上溯于子舆氏知言之教,则斯稿之传,不为无补于天下后世,乃足以明吾乡之学,障百川而回狂澜,以庶几
于邹鲁之遗业也,有如是尔。同邑后学赵师圣题。
[注]①曾南丰先生:即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1.第②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1 分)
A.乎
B.哉
C.耳
D.也
2.第②段表现了曾巩“名动天下”的两个因素:其一是文章;其二是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明第③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
。(1 分)
4.文中多次提到韩愈、欧阳修,其用意是什么?(3 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是赠序,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元丰类稿》所作的序言。
B.“海内升平,天下乂安”之乂,治理、安定的意思;“乂安”,即天下太平。
C.“卫道之心”是曾南丰先生的为文之本,也是《元丰类稿》的灵魂。
D.“窃尝窥之矣”、“同邑后.学.”——加点字是作者自称,亦是自谦之词。
6.简要赏析这篇序文的特色。(3 分)
【作文 1】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登上高山,也许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也有人说,不要登上高山,从半山上看,也许世界显得更美。
【例文】 高山半山,坚守本心
有人向往登上高山,因为站在山顶之上,才能看到金乌挣脱层层云霾的枷锁,散发出世间罕见的光芒,因此登 上高山的人,跨越了真实的自己。
登上高山,历经艰难阻碍,宛如凤凰浴火,赋予人脱胎换骨的力量,鲁迅先生,奋起于民族危难之际,站上中 国现代文学的山顶,造就一场文学乃至思想的革命的辉煌,他也曾挚爱半山的风景,但他选择弃医从文,最终登上 高山,成就自我。
也有人一生驻足半山,享受云雾缭绕、风青水秀的美景,聆听百鸟啼转,雨打桐叶的美妙,并且为之倾倒、折 腰这一生。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好一首六羡歌, 唱出陆羽安贫乐道的生活,陆羽隐居半山而不向往高山的风景,可是谁敢说他一生碌碌无为?他用一生写出茶道中 的《史记》,成为之后的隐逸名士效仿追逐的典范,这半山一生贵在悠然自适,惬意愉悦。
或者说,当我们重新界定“高山”的定义,“高山”指什么?当“高山”指人这一生的追求、理想、信念,而 不单单局限于物质上的功名利禄、地位上的千古不朽,陆羽这一生不也是处在心灵的巅峰上吗?由此可见,无论志 在高山半山,只要保持为理想的坚守,为信念的奋不顾身,为心灵的自我满足,无论身处何处、志在何方,我们都 可以享受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塑造一个跨越真实、更加完美的自己。我相信,假如不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沦落的时 代,鲁迅依然会是其中傲然独秀的一支梅花,因为他拥有无论身处何处都坚定、炽热而充满希望的心。
然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在人生的登山过程中,太多人模糊了高山的定义,他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利益, 只一心向往钱财的山顶,甚至因此忽略了山脚、山腰、山顶,这途中的所有风景,只剩一颗盲目、空洞、贪婪的内 心。当权者利用权力为利益铺路,当官者贪污勾结同流合污,还有多少人内心依然坚定而清明地追逐欣赏登山旅途 中地风景?无怪乎老舍叹一句“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可见世人都被故宫里地珠宝迷了眼了。
总之,无论身处山上地哪一段风景,追逐哪一处的景致,都请欣赏你所拥有的,坚定你所想要的。在高山半山, 都偏重于心灵,坚守于本心。
为自我而前行 有人说,登上高山,也许就跨越了一个自我;也有人说,不要登上高山,从半山上看,也许世界显得更美。
在我看来,无论登上高山与否,只要你在路上,在追寻自我,在发现美的途中,你便会拥有不同的视野,拥有 更加广阔的胸怀和气魄。就像果戈里所说的:“人生是在前进的旅途中,而非停靠在码头上。”每当我们踏下一步, 那便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朽的印记。
对于高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而对于在路上的定义,实则更加复杂,难以揣度。以一个旁观者的角 度,我们或许可以说梵高登山了高山,因为他终其一生奉献于艺术课堂,对于美的极致追求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 的理念,也造就了梵高独特的个性自我;我们或许可以说纳什登上了高山,“美丽人生”中固然有千难万阻,可他 最终克服它们,并在高山之上得到了身体和精神双重治愈与升华;我们或许可以说托尔斯泰登上了高山,因为他为 文学与苦难百姓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最终在高山上两袖清风,朴素的走了,长眠于风儿与阳光作伴的长方形小土堆 中,回归真实的自我。
所以登上高山且能被世人肯定赞颂的人,无一不值得我们尊敬,是所有平凡人的标杆,芸芸众生,真正能到达 这样的境界的人,不过是少数罢了,所以还在登山途中苦苦挣扎的我们不必气馁,再者,在途中的我们也不必操之 过急,因为途中的风景随着你的高度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谁又知道半山上的风景不能与山顶的风景媲美呢? 小野洋子说:“天空不只是我们的头顶,他延伸到大地,每当我们拾起脚步,漫步在天空之中。”当我们拾起脚 步,我们与登上高山的人们一样行走在同一片天空之中,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差,我们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 寻找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自我,这样的经历与记忆让我们有更深的自我认知感,让我们能够在迟暮之年对自己说:
“我存在过,我在这个世界下留下了印记。” 登山的过程就像是一次修行,我们像是虔诚的修行者,向往尽头的光明。或许速度有快慢之分,或许天资有聪 愚之异,或许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登上那山的顶峰,可那有何妨呢?我们在途中领略了秀美的山川,沐浴着和煦的 暖阳,倾听着浅吟的风儿,与一草一木耳鬓厮磨,这样的美,这样令人愉悦到极致的人生体验,便足以让我们不虚 此行。
在登山的途中,时光一寸一寸的都很有意思,路途一尺一尺的也别有风味。
【作文 2】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根纤细的毛发,放在手掌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是落在眼睛里,就会痛苦万分。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