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国防-学习笔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中国国防-学习笔记,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学习笔记 ● 一、国际安全形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并不太平。
● 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 ● 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上升,战略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更趋均衡,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
●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时有抬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
● 国际战略竞争呈上升之势。
● 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问题持续增多。
● 亚太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 亚太各国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和争端成为主要政策取向,推动本地区成为全球格局中的稳定板块。
● 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给地区安全带来不确定性。
● 地区热点和争议问题依然存在。
● 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 ● 中国继续保持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 反分裂斗争形势更加严峻。
● 国土安全依然面临威胁。
● 中国海外利益面临国际和地区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等现实威胁,驻外机构、海外企业及人员多次遭到袭击。太空、网络安全威胁日益显现,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危害上升。
● 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 ● 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安全战略、军事战略,调整军队组织形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 二、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 根本目标 ●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慑止和抵抗侵略,保卫国家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反对和遏制“台独”,打击“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在太空、电磁、网络空间等安全利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
● 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鲜明特征 ● 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 国虽大,好战必亡。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
●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恃强凌弱,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坚持结伴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反对侵略扩张,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 战略指导 ● 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 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原则,实行积极防御,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强调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相统一,强调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相统一。
● 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积极适应战略竞争新格局、国家安全新需求、现代战争新形态,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
● 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 发展路径 ●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 建设同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安全保障,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 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推动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不断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
● 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 世界意义 ● 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国人民的梦想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 中国军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促进不同安全机制间协调包容、互补合作,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中国军队坚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始终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积极参加国际维和、海上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加强国际军控和防扩散合作,建设性参与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合力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三、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 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 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 ● 维护重大安全领域利益 ● 遂行反恐维稳 ● 维护海外利益 ● 参加抢险救灾 ● 四、改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 ● 重塑领导指挥体制
● 调整组建新的军委机关部门。
● 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
●
● 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
● 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
● 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 ● 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是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关键一步。
● 优化院校力量布局,重构军事科研体系。
● 调整作战部队编成,重构新型作战力量。
● 调整军队规模比例,重塑力量结构布局。
● 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 ● 坚持战斗力标准,着眼调动军事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整体设计和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
● 深化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等法规制度,推进完善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
● 创新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有效保障全面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制定《海上护航行动条例(试行)》等法规制度,推进完善军事战略指导制度、战备工作条例、联合作战法规等。
● 重塑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更好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制定修订《国防交通法》《军事设施保护法》《文职人员条例》等法规制度,颁布实施新军事训练条例和军事训练大纲。推进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健全军人荣誉体系,完善军事训练、装备发展、后勤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动员等方面政策制度,加快推进军官法、兵役法等立法进程。
● 改革军事管理政策制度,提升军事系统运行效能,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制定修订《内务条令(试行)》《纪律条令(试行)》《队列条令(试行)》《军事立法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推进战略管理、军费管理、军事司法等制度创新。
● 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截至 2018 年 6 月,军队各级机关、部队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从事的房地产租赁、农副业生产、招接待等 15 个行业的有偿服务活动基本停止,超过 10 万个有偿服务项目按期停止,累计停偿项目比例达到 94%,军队不从事经营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
● 调整改革后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 ● 陆军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海军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空军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 火箭军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 联勤保障部队是实施联勤保障和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的主体力量,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武警部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美好生活中肩负着重大职责,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武警部队的根本职能属性没有发生变化,不列入解放军序列。
● 推进国防和军队全面建设 ●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
● 推进国防科技和军事理论创新发展。
● 构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
● 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现代化后勤。
● 强化战略管理。
● 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推进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
● 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进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出台一系列优待优抚措施。
● 五、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 中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勤俭建军方针,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需求,合理确定国防费规模结构,依法管理和使用国防费。
● 2012 年以来中国国防费 ● 进入新时代,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着眼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的差距,解决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中国国防费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 国防费的国际比较 ● 在 2017 年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中国国防费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和军人人均数额,都处于较低水平。
● 从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看,2012 年至 2017 年,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约为 1.3%,美国约为 3.5%、俄罗斯约为 4.4%、印度约为 2.5%、英国约为 2.0%、法国约为 2.3%、日本约为 1.0%、德国约为 1.2%。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在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排在第六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低的。
●
● 从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看,2012 年至 2017 年,中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平均比重约为5.3%,美国约为 9.8%、俄罗斯约为 12.4%、印度约为 9.1%、英国约为 4.8%、法国约为4.0%、日本约为 2.5%、德国约为 2.8%。中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排在第四位。
●
● 从人均国防费水平看,2017 年中国国民人均国防费为 750 元人民币,约相当于美国的 5%、俄罗斯的 25%、印度的 231%、英国的 13%、法国的 16%、日本的 29%、德国的 20%。中国军人人均国防费为 52.16 万元人民币,约相当于美国的 15%、俄罗斯的 119%、印度的 166%、英国的 27%、法国的 38%、日本的 35%、德国的 30%。中国国民人均国防费排在第七位,军人人均国防费排在第六位。
● 中国坚持执行国防费报告和公布制度。
● 总体上看,中国国防费是公开透明的,开支水平是合理适度的,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国防费是偏低的。
● 六、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各国人民共同期待。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
● 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 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 ● 推动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架构 ● 妥善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 ● 积极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
推荐访问:新时代中国国防-学习笔记 新时代 学习笔记 中国国防
热门文章:
- 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心得感受优选4篇2025-01-12
- 六稳六保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5-01-12
- 幼儿园2023年度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3篇2025-01-12
- 保持师德演讲稿甄选3篇2025-01-12
- 防网络诈骗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文选集5篇2025-01-12
- 在2023年全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2025-01-12
- 欢庆国庆节幼儿园的活动方案6篇2025-01-12
- 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职工心得感想3篇2025-01-12
- 新任职领导表态发言稿9篇2025-01-12
-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篇2025-01-12
相关文章: